新加坡綠卡的含金量到底包括哪些

2019年08月31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越來越受中國高凈值家庭的青睞,而且沒有之一。每年遞交新加坡綠卡/永久居民/PR申請的人也越來越多,綠卡也一年比一年難拿。之前詳細給大家介紹過新加坡綠卡難拿的原因(原文連結:《新加坡的綠卡為什麼這麼難拿?》),所謂付出與收益對等,那麼到底有了新加坡綠卡,可以在新加坡享受什麼福利呢?

01

稀缺的雙語教育資源

自1965年獨立以來,新加坡政府始終把教育視為立國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年對教育的財政支出僅次於國防支出。根據今年8月總理公布的財政預算報告的數據,教育部的支出高達132億新幣(660億人民幣),國家對每個學生的投入高達132萬人民幣。

數據來源:2019年新加坡財政預算報告

在新加坡所有政府部門裡,只有教育部有兩位部長,分管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新加坡基礎教育的成績在各種國際機構的評估中也是公認的全球第一。越來越多的中國和東南亞國家的家庭,選擇儘早規劃孩子在新加坡的身份和未來,決定在學前、中小學階段把孩子送來新加坡讀書,就是為了把握孩子語言發展的黃金期,並享受優質的雙語教育資源!

每個中國學生的父母都想把孩子送進新加坡政府學校,主要是新加坡政府學校對華文的重視程度比國際學校高很多,同時入讀新加坡政府學校,對新加坡公民和綠卡來說,是質優價廉的國民福利。因此新加坡政府學校在錄取小一新生時,會先保障有公民和綠卡身份的學生的學額;超過7歲的外國學生想入讀新加坡政府學校,必須通過全英文的AEIS考試。歷史數據顯示,沒有英語作為教學語言經歷的孩子,即使經過1-3年的英語培訓,AEIS的通過率也不足20%。難度主要是理解全英文的試卷有障礙,目前已在中國就讀國際學校的考生通過AEIS考試的希望比較大。

除了讓孩子更有保障地入讀小一或按照年齡直接插班政府學校外,持有新加坡綠卡身份,在學費上為家庭的節餘也不可小覷。新加坡政府學校的學費與國際學校差距大,大約是國際學校學費的1/7~1/5,新加坡教育部網站(www.moe.gov.sg)的數據顯示,綠卡/公民身份的學生從小學培養到大學,與外國學生的學費差額高達70-80萬人民幣左右,如果是有兩個孩子的家庭呢?有三個孩子的中國高凈值家庭也不在少數。

02

購房福利

安居樂業是每一個家庭的追求,在新加坡「居者有其屋」的政策已深入人心。組屋從來不是低質廉價的代名詞,近十年新加坡建屋局(HDB)新建的組屋無論是居民區的配套設施,還是室內設計,足以與私人房地產開發商建的普通公寓相媲美。買同樣尺寸的組屋價格是公寓價格的1/5-1/3,特別是年輕夫婦工作3-4年後,就能結婚申請買新加坡建屋局(HDB)開發的新組屋。因此越來越多的新加坡年輕人響應政府的育兒大計,主要是新加坡的各項民生政策都是在替老百姓謀福利,老百姓自然也響應和支持國家的號召。

全島23個區的組屋價格

數據來源:新加坡建屋局(HDB)www.hdb.gov.sg

新加坡政府的組屋不僅解決了本地居民的基本住房問題,周圍的配套設施也很人性化,不然怎麼會有80%以上的新加坡人都願意住在組屋區呢?例如:有蓋走廊連接每棟居民樓、停車場、地鐵站、超市和巴士站,又遮陽又擋雨。不管天氣如何突變,老百姓的出行都極為方便;還有充足的綠化,戶外遊樂和休閒設施,居民的滿意率高達91.6%。

組屋之間的有蓋走廊

組屋樓下的幼兒園

組屋區樓下的巴士站

組屋樓下的遊樂場

組屋樓下的健身設施

停車場除了有電梯,還有斜坡方便輪椅或大件物品的推車

組屋樓下的休憩亭

外國人在新加坡可以購買私人公寓,並且需要支付23%的印花稅,如果預算是1千萬人民幣的公寓,光是印花稅就有二百多萬人民幣了。

數據來源:新加坡建屋局(HDB)www.hdb.gov.sg

03

醫療福利

新加坡的醫療制度一向以高效著稱,再加上發達的醫療設施及醫療水準,每年前往新加坡求醫甚至體檢的中國人有40多萬。根據WHO世界衛生組織2019年最新發布的「世界健康報告」《World Health Report》,新加坡醫療體系全球排名第三,是世界最有效的醫療系統之一。

數據來源:世界衛生組織(www.who.int)

此外,新加坡公民和綠卡的醫療福利包括由新加坡政府倡導的「保健儲蓄計劃」,該計劃的款項,可用於支付公立或私立醫院的收費。目前規定的限額是:住院費每日400新元,手術費固定限額從150新元至5000新元不等,可以基本滿足新加坡老人的長期護理部分的需求。

資料來源:新加坡衛生部 (MOH) www.moh.gov.sg

持有新加坡綠卡在專科診所看病可享受政府30%的津貼,住院可享受最多60%的津貼;兒童在註冊疫苗時也可享受津貼,如卡介疫苗,永久居民在國立保健集團注射次疫苗的費用為17.5元,而外國人注射卡介疫苗要1000元。今年7月底李顯龍總理公布的最新醫療福利政策是:新加坡政府預計將在明年底(2020年)之前為永久居民提供更多疫苗津貼,成人免疫計劃下的所有七種疫苗都獲津貼。

新加坡的醫療福利還不止這些,對患有罕見疾病的國人,新加坡也有專門的慈善基金資助,以減輕昂貴的醫藥費負擔。

從「罕見疾病基金」受惠的家庭

圖片來源:聯合早報 受訪者提供

04

保障就業機會

根據新加坡2018的就業數據,90.2%的公立大學本科畢業生在畢業6個月內在新加坡找到工作(包括全職、兼職、短期、自由職業等),全職月薪中位數為3500新幣,摺合17500人民幣,遠超中國應屆畢業生薪資水平。

在新加坡雇員服務的第一年,享有最少7天、最多21天的年假,超過45%的員工享有超過15天的年假,以及有薪病假;另外,新加坡每年還有11天的法定假日。

2020年新加坡法定假期

資料來源:新加坡人力部(MOM)www.mom.gov.sg

目前以外國人的身份在新加坡想找份高薪的工作,除非有英美留學或工作經歷,應聘IT和金融行業沒問題,或者低端的服務業。一般外國人申請輕鬆的普通辦公室工作,獲批工作準證有點難(例如:前台文員,人力資源,會計審計,推廣銷售等崗位),因為這些崗位是需要以英語作為工作語言的。所以新加坡的就業現狀不是工作不好找,也不是沒有新加坡公司要聘用外國人,是新加坡政府不批本地公司為外國人申請的工作準證。通常這種舒適的工作首先要留給公民和綠卡的,過去本地大學畢業的外國留學生,因為有政府先給了綠卡的批准函,找工作是易如反掌;如今這些外國畢業生沒有了綠卡身份這張護身符,連當初拿著政府獎學金的留學生的求職信也是石沉大海。從2014年人力部推出公平考量框架開始,新加坡本地企業如果想招聘外籍員工,必須在政府建立的招聘網站上刊登至少14天的招聘廣告,無本地居民應聘方可考慮聘請外籍員工。新加坡政府連第三方的招聘網站提供的數據都不認可,直接自己建了個招聘網站搜集第一手的數據,護「孩子/子民」護到這個份兒上,這個世界上也是沒誰啦!

圖片來源:www.jobsbank.gov.sg

05

公積金制度

中央公積金(CPF)是新加坡綜合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支柱。旨在保障新加坡公民和綠卡退休後的經濟來源,最高比例是僱主繳納17%、員工繳納20%,可以滿足本地居民在首次購房、子女教育基金、技能培訓、醫療保健、資產增值等多方面的需求。

資料來源:新加坡人力部(MOM)www.mom.gov.sg

06

養老福利

作為新加坡公民和綠卡,當您達到55歲時,您的特殊帳戶和普通帳戶的儲蓄將轉入您的退休帳戶,以形成您的退休金。

1/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