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生氣。我堅持要他向乘客問好,而且在他同意後我們才會進去。他在行駛的火車走廊上不停地哭喊。
我堅持我的立場,我告訴他。
「我很失望,你一直被溺愛到這種程度,在生活中,你享受我們給你的所有舒適。說聲你好,和一些陌生人分享一個空間,其實都不難。我很失望,但我會改變你。」
這樣反覆了一個多小時,他終於讓步了。他準備做一個有禮貌、懂得感恩的男孩,一個我希望他能成為的男孩。當我們進入車廂時,每個人都已經睡著了。
他躡手躡腳地爬上床,吻了我一下,道了晚安,就在火車的隆隆聲中睡著了。

是美洲駝,小小Chow和爸爸。儘管有坐纜車登山,小小Chow在沒有吸補充氧氣的情況下,登上了海拔4506米高,這是他的最高紀錄。這比他姐姐登上的喜馬拉雅山的4000米還高,但姐姐確實用腳走了大部分的路。
對的,和姐姐一樣,爸爸也帶了小小Chow踩腳車去郊遊。

是的,旅程總有美好的,也有難過的。以下是Stefen總結和孩子們旅遊的獨白。

去年我決定分別帶著我的兩個孩子-——2歲的小小Chow和4歲的小Chow,一個接著一個單獨去旅行,我覺得自己太瘋狂了。
其實,這真的有點瘋狂。
我分別和我的兩個孩子在台灣和馬來西亞的4個城市旅行了15天。我們住在沒有廁所和毛巾的廉價汽車旅館、騎腳踏車過河、看野生猩猩、爬山.......我們之間只有一個背包。
在這兩次旅行中,我都有過沮喪、疲憊和懷疑這是否是一個好主意的時候。我的兒子在旅途中感到不開心,而我的女兒生病了,我猜想我可能把她逼得太緊了。
旅行結束已經一個多星期了,當我和孩子們回看這趟旅行,我們只記得那些美好幸福的回憶。
我的太太很少表揚我。
她說:「嘿。我覺得你和你兒子更親近了。」
「你覺得?」
「肯定」。
他說,
現在這兩個小寶貝,就像他的「旅行老伴」。
Stefen每次旅行結束後,都會把照片整理成一本實體相冊送給孩子,孩子們把他們當成兒童圖書一樣經常翻看。一本相冊記載了旅途上的種種教訓和經歷,成為一家人的共同記憶。

雖然他在面簿上po的旅行照片獲得了很多網民的支持,但對他來說,他所做的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他說:
「我太太也經常獨自帶一個或兩個孩子搭飛機,大家都覺得這樣很平常,怎麼當爸爸這樣做的時候,突然這就變得很神奇了。」
想要看Stefen更多作品,可瀏覽以下網站:
https://www.facebook.com/stefenchow/photos_albums?sk=wall&lst=100000551773096%3A568916502%3A1547003734
雖然獨自帶孩子出國的例子並不多,但本地旅行社表示,這個趨勢有增長。
華宮旅遊市場通訊總監佘柳華早前告訴《海峽時報》,當父母只帶著一個孩子出國時,他們更喜歡到坐3到7個小時的飛機就能抵達的目的地,而且旅行時間通常不超過7天。看來還是Stefen比較勇敢和有冒險精神,每次都去七八天。
比較熱門的地點是香港、台灣和日本,因為這些地方比較乾淨、安全和價格可負擔得起。
家長們認為,這種旅行的主要吸引力不在於觀光,而在於有機會真正和孩子們拉近關係。
養兒育女雖說每個人的方法都不一樣,可是沒嘗過又怎麼知道不行?帶大一個孩子就是一個跌跌撞撞的旅程。有孩子的蟻粉們,世界那麼大,帶你們的孩子去看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