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果香山花俏,狗兒跳羊兒跑,舉起鞭兒輕輕搖,小曲滿山飄……」
哼著《牧羊曲》望著畫面里碧水清波、綠意盎然的大自然,心中不禁想起上世紀七十年代開拍的《少林寺》。
那會,李連杰還是個毛小子,他跟髮妻黃秋燕還沒結婚,自然也就不存在拋妻棄子改娶利智的事了;
而「牧羊女」丁嵐比李連杰小一歲,性格內斂的她據說對李連杰曾萌生情愫,但終究也沒能越過那道紅塵坎。

在那個不擅說情談愛的年代,電影里溫柔可人的「牧羊女」不知是多少男孩心中的女神,她那麼聖潔那麼善良,恰似一輪明月。
戲裡的真情碰撞換來了戲外「高票房」的收入,一毛錢一張的票價,最後竟斬獲1.6億的票房收入,堪稱影史一大奇蹟。
拍完《少林寺》後,丁嵐乘勝追擊接連拍攝《少林小子》、《東陵大盜》、《紅樓夢》等多部作品,風頭一時無二。

可就在事業一片大好之際,她卻突然跟觀眾玩了把「消失」,連人帶家通通「穿越」到了新加坡,成了新加坡在編演員。
可令她萬萬沒想到的是,當初盤算好的一切到了新加坡通通化為泡影,身價大跌、地位下降,丁嵐成了電視里著名的「女配角」。
回想當初真讓人忍不住唏噓。
放著國內大好星途不走,為什麼偏要去國外當演員?除了謀求職業發展,丁嵐是否還有哪些難言之隱?
這些人生密碼,也許只有走進丁嵐的故事才能知曉一二。

01.
上世紀六十年代,丁嵐出生於河南一戶小康之家。
關於她的具體家境網上信息甚少,但從丁嵐的隻言片語中可以獲悉,能在那個年代供她從小就學小提琴的爸媽,絕對不是窮人。
也正因如此,她打小就接觸各種樂器舞種,小提琴、鋼琴、芭蕾舞等。
站在同齡人中丁嵐仿佛一隻潔白的天鵝,氣質簡直無與倫比。

大概是篤定了要走藝術這條路,11歲那年丁嵐順利進入河南省歌舞團舞蹈培訓班,成了一名舞蹈小學員。
經過一年的專業訓練後她轉而考入河南省戲曲學校,有了初步的舞台經驗。
如果把戲曲學校比作小河的話,那中央歌舞團就是大江了,那是無數戲曲人都神往的地方,如果能去那裡學習,藝術生涯簡直稱得上圓滿,丁嵐也是這樣想。

經過三年學習,她成功考入中央歌舞團,成了最初的北漂一族。
初到歌舞團,丁嵐看什麼都很新鮮,她迫不及待地開始學習新劇目,跟著老師苦練基本功。
在校期間曾拍攝《紅燈記》、《借傘》等多部經典劇目,為後來拍攝打戲打下基礎。
在中央歌舞團呆了幾年後,丁嵐便回到家鄉話劇團做了一名話劇演員。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她大概會在老家本本分分地做一名舞台演員,新加坡的風也吹不到她身邊。

可「意外」還是發生了。
1981年的一天,丁嵐照常在話劇團排練,導演張鑫炎突然找到她並表示要請她來演《少林寺》里的牧羊女。
別看如今拍個電影那麼尋常,在當時那個年代電影可是個舶來品,稀罕得很呢!
丁嵐一聽要演電影,而且還是女主角,心裡頓時慌慌的,她一方面擔心自己沒有武打底子,一方面又詫異導演為何會找她演戲。
事實上之所以找她來演「牧羊女」,還多虧了一個男孩。
這個男孩是《少林寺》中「十八羅漢」中的一員,父親是京劇院的武術教頭,更是河南省戲曲學校的武術老師,丁嵐就曾是他父親的學生。
據說男孩對丁嵐一見傾心,為了增加與女神的見面機會,他主動跟導演提議讓丁嵐來演女主角,還細說了對方的種種好處,導演這才動了心。

因為白天單位管控嚴格,只有到了晚上演員們才有空檔時間。
那晚《少林寺》導演們把丁嵐約到一間賓館裡,詳談電影種種,最終雙方一拍即合。
導演同意、丁嵐同意,可話劇團卻不一定同意。

作為編內人員,丁嵐在話劇團有定額的工作,把她調到劇組拍戲那誰來排練節目呢?
河南方面說不通,那就從北京方面入手!
為了調來丁嵐,導演張鑫炎動用各方人脈聯繫到北京電影製片廠,讓他們把丁嵐調到電影製片廠,然後他再從製片廠把丁嵐調到《少林寺》劇組。
看到這裡有人可能會說,已經在河南話劇團當職的丁嵐憑什麼突然調到北京?況且彼時的她連部代表作都沒有。

事情還得從長城電影公司說起。
這家公司是個盛產進步影片的老牌公司,當時上頭領導為了扶持它,特意給予了不少優惠政策,《少林寺》就是上頭點名要拍的一部影片。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調來個人豈不是容易得很?

02.
拍攝期間因為不懂武打,劇組特意請了個武術師傅來教她。
丁嵐學得很紮實,很快就能獨挑大樑跟對手「硬碰硬」了。
除了打戲,《少林寺》中還有不少情感戲。
戲裡李連杰飾演的小和尚和牧羊女有一段「你知我知」的曖昧關係,戲外的兩個人卻是說不上半句話的陌路人。

為什麼會這樣呢?
據李連杰回憶,當時的人們並不像現在這樣開放,再加上劇組裡只有丁嵐這一個女生,男生們很害怕被別人說閒話,大家躲都來不及哪裡還會往上湊呢?
丁嵐是個安靜內向的女孩,平時拍戲時話不多,雖然是女主角,在劇組卻沒什麼存在感,而性格活潑的李連杰卻能時不時鬧出些「笑話」來。
有次拍哭戲,李連杰嘗試了很久都哭不出來,即使導演讓他想爹媽死了的場景,他也哭不出來。
後來實在沒辦法,導演只好拿來一個熏桶,讓李連杰把眼睛靠近熏桶,直到熏出淚水來為止。
事後李連杰還忍不住調侃道,「你熏,你也能立馬哭出來!」

如此好玩的李連杰自然吸引了不少人的注目,其實就包括丁嵐。據說當年丁嵐很想和李連杰談戀愛,礙於中間夾著個黃秋燕,便只好作罷。
《少林寺》播出後,丁嵐一躍成為最炙手可熱的女星,不少導演邀請她來演電影,而且還是高價出演。
1984年丁嵐在《少林小子》中出演「二鳳」,後又接連在《俠女十三妹》、《東陵大盜》、《紅樓夢》、《桃花扇喋血記》中露臉,可謂盛極一時。
有位記者曾這樣回憶丁嵐當年的火爆程度,「在你絕對想不到那個年月,人們對電影人的期待和嚮往,也體會不到影迷們對一位電影演員的崇拜程度,他們根本不用炒作,本來就是家喻戶曉的大明星。」
當時不少地方都出現了「萬人空巷見牧羊女」的場景,很多人搶著去見丁嵐,那痴迷程度不亞於現在的死忠粉。

也許是不滿足於現狀,也許是被眼前的浮華迷暈了眼,就在事業大好之時丁嵐突然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舉家搬到新加坡!
據說在拍攝《桃花扇喋血記》的時候,她與一圈外人傳出戀情,此後沒多久丁嵐就和姐姐、媽媽來到新加坡,成了當地播送電視台的全職演員。

03.
來到異國他鄉的丁嵐,雖說有愛人相伴,但卻或多或少感受到了落差。
「我當時覺得自己沒有得到重視,真的一下子接受不來。」
在國內當慣了女一號的丁嵐,來到新加坡後突然成了叫不出名的女配,任誰心裡都不好受,她甚至萌生了回國的打算。

但既來之則安之,安定下來後她先後拍攝《神鵰俠侶》、《鹿鼎記》、《東遊記》等電視劇,積攢了一些經驗。
可惜的是,因為不是女一號,丁嵐很少獲得高曝光,收入比之前在國內少了好幾番。
不止事業遭遇「攔腰斬」,丁嵐的婚姻也無疾而終。當初因為愛選擇離開家鄉的她,也許做夢都不會想到上天給她安排的結局竟是這樣淒迷。

九十年代末受金融風波影響,新加坡發展步幅放緩,用丁嵐的話說就是,「人與人之間少了過去的那種和善,新加坡少了很多活力,新加坡人也改變了。」
轉而看當時的中國,人們紛紛轉變思路邁開腳步,國內影視市場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再加上當時新加坡人愛看偶像劇,已經「年老色衰」的丁嵐眼見失去競爭力,便將目光轉回中國,希望能回國大展拳腳。
2000年在演完最後一部電視劇《家事》後,丁嵐收拾行李跟隨家人回到中國。
這一次她的身份不是演員,而是商人。
回國後丁嵐開了一家家庭精品公司,靠著早年人脈和這張明星臉,她很快就把生意越做越大。
借著政策的東風,沒過幾年就成了身家上億的女富豪,可謂改頭換面。

04.
改行做商人後,丁嵐便漸漸消失於大眾視野中,關於她的私生活一直都是個謎。
除了第一段不如人意的婚姻外,去新加坡前她還曾和《再戰封神榜》中的「火神」華光有過一段緋聞。

但當時的媒體不像現在這麼發達,兩人究竟有沒有談過戀愛也未曾蓋棺論定,於是這段戀情瓜便在大眾的紛紛擾擾中走向了句點。
回顧在異國他鄉的這幾十年,丁嵐忍不住心有感慨,
「對於這十年的時光,我覺得有得就有失,在各方面我都有成長,它讓我看到了更寬廣、更大的世界。」
被選中出演「牧羊女」之前,丁嵐只是個省級話劇演員,她的目光局限在河南;
來到北京電影製片廠後,丁嵐是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她的目光是整個中國;
飛往新加坡後,丁嵐是個飽經風霜的過來人,她的視野是全球。

隨著行進步伐的加快,人的心確實會變得越來越寬廣,所有經歷、所有過往皆化成了一縷縷風飄向四周,回歸胸膛。
電影中的「牧羊女」一輩子都在本本分分牧羊,影片外的丁嵐卻在坎坷風雨里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商業帝國。
也許她從來都不是牧羊女,而是一隻站立在峰頂的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