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對新移民保持開放態度,家辦發展趨勢喜人

2022年08月04日   •   9234次閱讀

新加坡若要繼續蓬勃發展,須對非土生土長的新加坡人保持開放態度,共同譜寫新加坡的新篇章。

新加坡副總理王瑞傑在7月26日出席《家風傳承:陳篤生家族史》新書推介會及陳篤生家族聚會時強調,像陳篤生一樣的許多開埠先驅都曾是移民,並在新加坡紮下了根,他們以堅韌和團結的精神克服了艱巨挑戰和嚴峻條件,造就了現今的新加坡。

王瑞傑致辭時說:「為了讓新加坡繼續繁榮發展,我們必須繼續向未必在本地出生和長大,但能為新加坡故事的下一篇章做出貢獻的人保持開放的態度。

新加坡 預計2800名百萬富翁移居新加坡

近些年,移民新加坡的中國富豪也越來越多了。比如說:功夫武打巨星李連杰、海底撈總執行長張勇、邁瑞醫療聯合創始人李西廷等等。

早前有財富公司做過調研:2022年新加坡預計會有2800名百萬富翁(擁有$100萬美元以上資產的人)遷移過來

報告中說道:「新加坡作為亞洲主要的金融中心,繼續吸引著百萬富翁,預計凈流入的富翁達2800人,相比2019年的1500人,要多出87%。」

另一方面,該報告顯示:2022年,將會有10000名百萬富翁選擇離開中國,宜居其他國家

不僅如此,在本地成立家族辦公室的中國富豪們也越來越多了。2022年截止到4月底,新加坡金管局接到了143間家族辦公室的申請,光是來自中國地區的就有63間,總占比達到了44%,甚至連李嘉誠家辦都選擇在新加坡設立辦事處。

新加坡 家辦數量4年家辦翻了16倍

在2018年,新加坡卻只有27間家辦,而到了2021年,這個數字來到了453間!短短4年的時間,新加坡的家族辦公室就多了426間,翻了16倍

為什麼選擇新加坡家辦?

優選資金池

新加坡作為全球貿易自由港及亞洲財富中心,金融體系發達,合規制度完善,在資金自由度及流動性上享有顯著優勢。整個東南亞吸收的外國直接投資(FDI)超過半數流入新加坡,眾多跨國銀行也在當地開設分支機構,並可提供靈活的投資選擇與低廉的融資安排。

出眾Plan B

相較於通過自雇准證或創業准證來獲得新加坡EP(Employment Pass,工作準證),沒有學歷及工作背景限制的家族辦公室項目是更為簡單快捷的選擇。持有EP即可成為新加坡稅務居民,金融機構認可度高,利於海外投資。

另一方面,配偶、子女及父母可通過申請DP及LTVP的方式快速獲取簽證。新加坡環境優越,華人集聚,無時差限制,承襲大英國協教育體系,世界500強企業近1/3在此設立區域總部,可謂宜居宜教宜業。

稅收友好

新加坡政府廉潔高效,在公司註冊、運營、納稅等各個方面均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是全球稅率最低的已開發國家之一,個人所得稅最高22%,且無遺產稅及資本利得稅,海外收入在不回流新加坡的情況下亦不徵稅。

同時,新加坡與中國已簽署避免雙重徵稅協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更針對新加坡的單一家族辦公室設立了13O及13U稅收優惠政策,未來持有金融資產的收入將永久免稅。

長期規劃

隨著管理規模逐步擴大,該家族辦公室結構可以發展成為真正的核心家族控股平台和管理平台,衍生出家族投資委員會、家族信託安排等長期財富規劃方案,前者可以培養家族後代成為家族投資委員會的成員,或與專業投資人士合作管理家族財富;後者可以根據自身需求調整信託設立後的架構及意願書,對資產傳承起到指定和有序分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