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新加坡官方發布了一系列教育改革計劃,從今年已經執行的措施,到未來幾年內陸續落實的方案,從中小學到大學理工學院,各類學生都將受到影響,一起來看看吧。

科目編班制
這幾年,新加坡分流制度正在被全面科目編班(Full SBB)取代。今年有90所學校實行科目編班,明年增至120所,到明年,八成中學全面落實科目編班制,取代快捷和普通源流分流制,讓學生根據能力修讀適合自己水平的科目,使升學途徑更靈活。

在全面科目編班(Full SBB)安排下,將不再有單獨的快捷源流Express、普通學術源流N(A) 和普通工藝源流N(T) 課程,學生將進入混合形式的班級,在那裡他們可以與不同優勢和興趣的同齡人互動。
每個班級有不同能力的學生,學生可修讀適合自己水平的科目,包括G1、G2或G3水平。G3的學習程度最高,相當於快捷源流,G1相當於普通工藝源流。
按照改革後的小六會考積分制,之後的孩子將會按照以下模式分班:
快捷源流:4-20,歸入分配組別3,多數修讀G3科目
快捷源流/普通學術源流:21 -22,可歸入分配組別2或3
普通學術源流:23-24,歸入分配組別2,多數修讀G2科
普通學術源流/普通工藝源流:25,歸入分配組別1或2
普通工藝源流:26-30,歸入分配組別1,多數修讀G1科
A水準課程計分方式
為避免學生把學習重心過多地放在成績,從 2026 年開始,新加坡A水準課程目前主流的三科主修(H2)水平和一科副修(H1)水平的科目,只有三科H2水平的科目會算入大學入學分。

學生可以根據興趣選擇他們的第四個科目,而不必過分關心考試成績。說白了就是本來要求4可成績才能申請大學,現在只需要3科,總分從90下降為70。

目前計分方式

2026年改革後
另外,從2024年起,A水準專題作業(Project Work)僅批為及格/不及格(Pass/Fail),不會計入大學入學分。學生只須及格就可申請大學,理解與寫作(General Paper)也將成為必修課,原先只需在理解與寫作或知識探索(Knowledge and Inquiry)之間選擇。
公立大學就讀率
終生學習一直是新加坡主推項目,現在新加坡公立大學也將提供更多學額給成人學生。

新加坡教育部把同屆生終身大學就讀率(Lifetime Cohort Participation Rate)從目前的50%提高到2025年的60%,這意味著到2025年,公立大學學額將比2022年增加2,300個。
隨著補貼大學名額的增加,更多的人將能夠在他們終身學習之旅的後期攻讀學位或提升他們的技能,特別是在與新加坡經濟的關鍵增長領域相關的學科。
年中考試取消
過去幾年,新加坡教育部已經取消小三、小五、中一和中三的年中考試。教育部將逐步取消初級學院和勵仁高中的年中考試,從2024年入學的學生開始,學生能更順暢地從中小學過渡到初院或勵仁高中。

每間學校的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取消年中考試後,初院和勵仁高中也不能以計分測驗替代年中考試。個別科目在每個學期,計分測驗不能超過一個。校方會多加註意,在不給學生造成過度壓力的方式下,進行這些評估。
教育部長陳振聲說,學生不用備考,可把省下的時間用於參與和體驗更深入和多樣的學習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