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五個政黨的代表在英語政黨論政節目上,提出讓我國經濟多元化、促進貿易關係等建議,來應對全球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
這場由新傳媒舉辦、歷時90分鐘的論政節目共有三大主題:地緣政治和經濟、移民與就業以及生活費課題。
針對如何幫助人們應付美國關稅措施帶來的經濟挑戰,人民改革聯盟秘書長林鼎提議政府加強同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等鄰國合作,並且建議設立專門為中小企業提供資助的銀行,讓業者能進軍國際市場。
代表新加坡前進黨的陳芬妮指出,我國不能過度依賴跨國企業,而是要加強本地企業和創新能力。在這同時,我國也必須同貿易夥伴維持關係,而國會應該要有更多元的聲音。
紅點同心黨秘書長拉維則表示,自由貿易的沒落確實令人擔憂,但更令人擔心的是,政府是否有正確解讀信號,例如在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我國把希望都放在當時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莉身上,但是她最終輸給了特朗普。
工人黨代表唐光偉指出,我國需要同友好的國家深化合作關係,來降低貿易戰帶來的負面影響。儘管如此,本地員工仍會受到一定的衝擊,因此工人黨建議失業保險或強制性的裁員福利來幫助人們渡過難關。
另外,代表人民行動黨的交通部長徐芳達說,未雨綢繆是行動黨政府的特色。今年,政府推出了1430億元的財政預算案,幫助國人和企業應付眼前的問題,同時也協助企業和員工在中長期保持競爭力。
徐芳達也指出,副總理顏金勇領導一個工作小組,成員包括自己和李智陞部長,一起探討如何以不同的方式促進經濟增長。我國必須重新打造貿易聯繫和供應鏈,但更重要的是為公司和員工尋找新的商機。他也強調,如有必要,政府已做好準備要推行更多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