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理工大學(NTU)正在大力推動博士教育的新舉措,以打破障礙並推動需要多學科方法的領域的研究。
為了順應全球趨勢和需求,南洋理工大學跨學科研究生課程的學生將專注於兩個或多個學科,而不是一個學科。
項目介紹
跨學科研究生項目(Interdisciplinary Graduate Programme,IGP)的設立對南洋理工大學和新加坡來說都是一個激動人心的發展。
如今,我們迫切需要新的思維來應對諸多全球挑戰,尤其是在環境可持續性、可行的替代能源解決方案的創造、未來醫療保健、新媒體以及許多其他廣泛而複雜的問題上。
跨學科研究生課程有望整合整個大學的創新和跨學科思維,並加強南洋理工大學作為催化突破性思想和技術從大學走向世界的重要參與者的作用。
該項目將充分利用南洋理工大學卓越研究中心、科研機構、學院和學校的師資力量和人才資源。該項目的創新和突破將助力南洋理工大學成為創新和知識中心。
入學要求
對於持有本地學位的IGP申請人:

來源:ntu
對於擁有海外學位的IGP申請人:

來源:ntu
適用於持有本地學位的 IGP-Global Asia 申請人:

來源:ntu
針對持有海外學位的 IGP-Global Asia 申請人:

來源:ntu
對於SINGA申請人:

來源:ntu
如何申請
入學時間為每年八月或一月。
申請人須通過南洋理工大學(NTU)申請門戶網站提交在線申請。
其他形式的申請將不予受理。建議申請人至少在預計入學日期前4個月提交申請。

來源:ntu
強烈建議所有申請人在申請期間上傳一段簡短的自我介紹視頻(時長不超過3分鐘)。
請在申請中提供視頻連結。視頻連結應至少開放9個月,且不得設置為私密。已準備好視頻演示的申請人將獲得優先評估。
視頻應包括:
1.你在南洋理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品質、熱情和動力
2.你的職業抱負
3.展示您在關鍵實驗/模擬/理論方法方面的研究技能(可選)
請注意,選拔過程競爭激烈,滿足所有先前的要求並不能保證您被選中。
學校將根據申請者的學術成績、研究/工作經歷、研究計劃和其他相關經驗進行全面評估。
如有疑問,請發送電子郵件至 [email protected]
課程項目
IGP-金融計算技術中心:
NTU 金融計算技術中心是一個跨學院和由工程學院和南洋商學院共同領導的泛大學倡議,科學學院、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學院的大力參與。
它致力於成為區塊鏈教育和研究的紐帶,並培育充滿活力的區塊鏈生態系統,以推動新加坡、東協及其他地區的區塊鏈發展和應用。
IGP-新加坡地球觀測站:
新加坡地球觀測站對東南亞及其周邊地區的地震、火山爆發、海嘯和氣候進行基礎研究,旨在實現更安全、更可持續的社會。
地震、海嘯、火山爆發和全球氣候變化等自然災害對東南亞社區構成巨大威脅。新加坡地球觀測站在四個主要研究領域——氣候、地質構造、火山以及災害、風險和社會——積累科學知識。這些知識傳遞給受影響的社區,以便他們能夠及時有效地採取必要的預防措施。
EOS 的研究由一支來自世界各地的地球科學家團隊負責,這些專家領導著東南亞及其他地區的實地考察工作。EOS 還擁有各種先進的設施和尖端技術,為天文台的研究提供支持。
IGP-南洋理工大學能源研究所:
南洋理工大學能源研究所成立於 2010 年 6 月,其使命是成為一家致力於提供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能源解決方案的領先研究機構。
南洋理工大學能源研究所匯聚了來自全球 25 個國家的眾多研究人員和員工,他們在科學、工程、技術、政策和社會科學領域擁有廣泛的技能和專業知識,致力於營造一個充滿活力、多學科協作的研究環境。
其重點項目包括可持續建築技術、燃料電池和儲能、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和海洋能源)和電網整合、多能源系統和智能電網、自動駕駛汽車和電動汽車以及海上清潔能源等領域的創新。
IGP-南洋環境與水研究所:
研究所生態系統位列全球環境與水資源領域頂尖研究和技術機構之列,致力於將其實驗室規模的創新成果轉化為面向水資源和環境市場的創新工程解決方案。
研究所以「研究-工程-部署」為指導理念,將深度研究與前沿創新、穩健的工程設計與行業級轉化相結合,並將其轉化為在實際環境中全面試點和部署的現場應用。
通過開展具有商業和社會影響力的工業和企業社會責任項目,研究所持續致力於通過高效的再利用創新和廢物價值的利用,為發展真正的循環經濟做出貢獻。
IGP-新加坡環境生命科學工程中心:
新加坡環境生命科學工程中心是一個獨特的跨學科卓越研究中心,由國家研究基金會、新加坡教育部、南洋理工大學 (NTU) 和新加坡國立大學 (NUS) 資助。
新加坡環境生命科學工程中心由 NTU 和 NUS 合作主辦,旨在將生命科學的新見解與工程和自然科學新興技術的專業知識相結合,以理解、利用和控制微生物生物膜群落和微生物組。
可持續城市和自然環境所必需的生物過程依賴於微生物群落(生物膜和微生物組)的活動,它們在所有系統中都具有共性。
新加坡環境生命科學工程中心的研究重點是此類生物膜和微生物組的普遍性,以揭示生物多樣性和功能,並確定可持續環境、工程、公共衛生和醫療應用的關鍵機制。

項目結構
來源:ntu
1.課程要求:
除了進行獨立研究外,候選人還必須滿足以下要求。

課程要求
來源:ntu
2. 博士資格考試:
候選人必須在獲得博士學位後18天內完成博士資格考試。學生必須通過以下兩個部分才能確認其博士
學位資格:
-完成研究生課程並滿足 CGPA 要求,並且
-通過並完成 HWG702 和 ERI701
3. 論文及口試:
課程結束時,學生需撰寫並提交論文,論文將由考官審核。之後,學生需參加口試。
IGP-APRU課程

GP7002 Global Sustainability: Waste & The City
來源:ntu

IH 7002 Global Health Leadership in Practice
來源:ntu
IGP 活動
2025年4月8日,IGP舉辦了一場令人難忘的開齋節慶祝活動,師生歡聚一堂,度過了一個充滿歡樂、歡聲笑語和文化交流的下午。
豐盛的馬來美食,讓大家品嘗節日佳肴,更添溫馨愜意的氛圍。慶祝活動的一大亮點是「Dikir Barat」(迪基爾·巴拉特),這是一種融合了歌唱、節奏拍手和詩歌的傳統馬來表演藝術。

開齋節慶祝活動
來源:ntu
2025 年 4 月 11 日, IGP 學生俱樂部委員會組織了一次 IGP 座談會,並榮幸地邀請了助理教授 Matthew R. Foreman 作為我們的演講嘉賓。
在本次研討會上,Matthew R. Foreman 助理教授探討了利用增強光與物質相互作用進行高靈敏度單分子傳感和結構成像的納米光子平台。他還探討了複雜動態生物環境帶來的挑戰,以及如何克服複雜系統中的隨機散射和損耗。
本次課程加深了我們學生對先進納米光子技術如何克服挑戰,實現在複雜生物環境中進行高靈敏度分子傳感和結構成像的理解。

IGP研討會
來源:nt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