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府中小學已經在2024年1月2日正式開學啦,不知道孩子們都能否適應新的學習節奏呢?
特別是小學階段,是孩子教育的一個黃金期,也是孩子打好基礎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父母如果能提前幫助孩子做好規劃,孩子整個學習生涯都會很受益。

如果孩子在小學階段就能夠打下堅實的基礎,他們在未來的學習過程中將更加輕鬆,並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孩子沒有在這個關鍵時期養成良好的習慣,父母在孩子高年級時再去糾正,難度將會非常大。
今天我們就為家長們整理了小學階段的學習規劃,供家長們參考。
小學階段學習規劃
一二年級
好習慣養成階段
一二年級的孩子,剛剛開始正式接觸學習,對於「學習」到底是什麼,還沒有清晰的概念,心智上也還不太成熟。在這個階段,家長們應該重視對孩子的引導、教育,不能把孩子丟給學校做「甩手掌柜」。
當然,家長們可以適當幫助孩子完成功課,但是不能插手過多,例如可以幫孩子檢查作業的完成情況、檢查錯別字等等,但是不能一道題一道題地帶著孩子完成,讓孩子失去了學習的自主性。
這個階段的學習重點:
1. 字跡要練工整
都說「字如其人」,無論是作業還是考試,孩子的字跡就代表著給老師的第一印象。
如果孩子在一二年級時沒有養成良好的握筆姿勢、書寫順序和字跡工整等習慣,一旦形成寫字潦草的習慣,今後改正將會變得相當困難。因此,對於孩子寫字習慣的培養,家長應該在孩子學習的早期階段就給予足夠的重視。

2.寫作業的速度
許多孩子寫作業喜歡「磨洋工」,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要吃水果,要麼是寫一會兒,玩一會兒,導致本來就不多的作業非要磨蹭到很晚才能寫完,嚴重影響正常的休息時間。
出現這種情況,還是孩子在學習時不夠專注,同時對課堂知識的掌握可能也存在欠缺。
所以,一二年級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不妨先和孩子一起回顧當天的課堂知識,然後一起制定當天的學習計劃,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父母可以適當給孩子做一些物質或精神方面的獎勵,鼓勵孩子把好習慣保持下去。
三四年級
分科目養成階段
當三四年級的孩子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他們已經對學習有了初步的了解。此時,家長應根據不同的科目,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進行學習。這有助於孩子更好地掌握各科目的知識,為將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這個階段的學習重點:
1. 母語方面
想要孩子不忘記母語,把中文學好,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孩子多閱讀、多書寫。
這個其實也是以培養孩子的習慣為主,不在於閱讀和練筆的數量有多少,而是激發孩子學習的熱情,讓孩子堅持下來,形成習慣。
2. 數學方面
新加坡三四年級的數學課程,主要考察的是孩子對知識點的理解以及綜合概括能力,家長們可以幫助孩子建立一個錯題集,在平時就把錯題分門別類地整理出來,這樣不僅是幫助孩子知道自己真正錯在哪,也是鞏固孩子對各個知識點的掌握。
如果孩子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還是比較輕鬆的,家長們還可以在孩子感興趣的前提下,讓孩子接觸一些奧數知識,有利於拓寬孩子的思路。

3. 英語方面
和母語學習一樣,英語學習也需要鼓勵孩子多聽、多說、多寫、多練。
為了激發孩子對英語的興趣,家長可以讓孩子閱讀英文繪本或者觀看英文短片。這些活動都是非常有效的學習方法,能夠幫助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提高英語能力。
4.科學方面
新加坡從孩子三年級開始就會開設科學課。新加坡非常重視科學教育,將科學與英語、母語、數學並列為四大考試科目,使得科學教育不流於形式,而是重在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技能。
家長在這方面可以帶孩子多進行一些生活中的小實驗,幫助孩子學習理解。
五六年級
面向考試的備考階段
孩子到了五六年級,很快就會面對一個非常重要的考試,也就是小六離校PSLE考試。在這個階段,科學備考,衝刺一個好的學校就是孩子的第一目標。
這個階段的學習重點:
1. 打好基礎是關鍵
五年級開始,孩子各科學習難度都有所加大,孩子要把重點放在基礎知識上,只有把基礎打牢,後續的學習才能有效,否則再提高都沒有效果。
所以孩子應該繼續做好錯題的歸納,家長還要帶著孩子經常翻看,把以前出過錯的題型爛熟於心。保證以前錯過的題型、知識點下次不再錯。

2. 調整心態是秘訣
到了六年級,不論是孩子還是家長,一定都是非常緊張的。這個時候,孩子的心態調整就非常重要,很多孩子因為過於緊張或者父母期望高、壓力大,導致考試失利。
所以,家長們要做好帶頭作用,給孩子營造一個寬鬆、溫馨的家庭氛圍,用正確方法對待即將面臨考試的孩子。
一點方法建議
對於小學階段的學習,我們還為家長們總結了幾點通用的學習方法,希望能夠對家長們有所幫助。
1. 養成好習慣、制定學習計劃
學習不能盲目學習,而是要有針對性、目的性地學。通過制定學習計劃,孩子可以清楚自己目前急需補漏的和繼續鞏固加強的知識是什麼,高效合理地安排學習時間。
這裡要注意,學習計劃的目標不能過高或過低,目標過高,孩子無法實現,會讓孩子喪失自信心;目標過低,無需努力就能達成,不利於孩子繼續挑戰,所以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制定最適合孩子的目標。
同時,還要明確具體,便於落實到行動上。

2. 勞逸結合、養成規律作息
上課打瞌睡,成績停滯不前,這些可能都與孩子的睡眠時間不足有關係,足夠的睡眠是孩子成長發育和健康成長的先決條件之一。
據調查,平時成績比較優秀的學生一般都在10點前入睡,所以父母也要從小幫助孩子養成規律作息的好習慣,不要讓孩子經常熬夜。
3. 培養孩子寫日記的習慣
寫日記能夠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辨別能力,提高孩子的文字表達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更重要的是,寫日記能夠磨練孩子的意志力,幫助他們積累作文素材。
要讓孩子寫好日記,首先要讓他們愛上寫日記。家長可以通過鼓勵、引導和提供有趣的素材來激發孩子對寫日記的興趣,讓他們在寫日記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和成就感,從而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