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4學年起,有意到南洋理工大學進修碩士學位課程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將享有5000元的學費折扣,符合經濟援助條件的可獲最多1萬元的折扣。
此外,南大校友可另享10%的學費折扣。這意味著,不是公民或永久居民的校友也可享有10%折扣。
南大校長何德華教授星期六(10月14日)在校友回校日活動上透露這項計劃,旨在幫助人們負擔學士後課程的教育費,推動終身學習。津貼針對碩士修課課程(Master’s by Coursework)。校方預計,計劃每年可惠及5200多名碩士學生。
南大自2019年起也為校友提供價值1600元的終身學習補助,讓他們用來抵消短期進修單元課的部分費用。
教育部2022年底答覆《聯合早報》時指出,在公立大學修讀碩士課程的學生中,平均約四成是新加坡公民。除了一些特定的碩士修課課程繼續獲政府資助,多數修課課程最遲在2024年須由大學自資(self-financed)。大學可根據自資是否可行等因素,決定哪些課程向教育部要求資助,並自定學費。

多數碩士修課課程已自資,但一些課程作為專業的入行條件,仍然會獲得資助,這可包括建築學和公共衛生等。多數碩士研究課程(Master’s by Research)也繼續獲資助。各大學也提供獎學金、學費折扣和經濟援助來幫助有需要的本地學生應付碩士課程開銷。
為了重新分配資源,教育部宣布在2019年調整碩士修課課程和學士後專業文憑課程的津貼。新加坡籍學生不受影響,學費津貼維持在75%。永久居民的從65%減至50%。多數課程終止國際學生的50%津貼,意味著他們須支付全費。調整所騰出的資金將投入大專學府開辦的短期培訓課程。
這不是第一次有大學提供學費津貼,支持人們進修碩士課程。新加坡國立大學去年宣布,從2023學年起,有意到新加坡國立大學進修碩士學位課程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將享有10%學費折扣,校友則可獲得15%。
一些大學也為進修碩士課程的校友提供學費折扣。根據新加坡管理大學的網站,新大為校友提供5000元的學費折扣,高級工商管理碩士課程(EMBA)的折扣可高達1萬元。
新加坡國立大學去年宣布,從2023學年起,有意到國大進修碩士學位課程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將享有10%學費折扣,校友則可獲得15%。

在新加坡讀公立大學,無論是本地學生還是外國學生,都面臨著一系列費用。對於外國學生而言,這些費用可能相對較高。
學費是外國學生最主要的支出之一。新加坡的大學學費因專業和學位而異,通常在幾千到一萬新元之間。這相對於一些其他國家來說可能是相對較高的費用,但與一些西方國家相比,仍然相對較為合理。
新加坡公立大學的學費因專業和學位級別而異。一般而言,本科課程的學費在每年1.8萬新元到2.8萬新元之間,碩士課程可能更高,大約在2.2萬新元到3.8萬新元之間。
住宿費用也是外國學生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新加坡的生活成本相對較高,尤其是住房方面。校內宿舍和校外租房都是選擇,但費用都不低。

校內宿舍費用通常每月在500新元到1,500新元之間,視房型和設施而定。校外租房費用則因地段和住宅類型而有所不同,大致在800新元到2,500新元之間。
生活費用也是需要考慮的一部分。飲食、交通、文娛活動等各方面的花費都需要被納入預算。新加坡的生活水平較高,因此生活費相對較高。
生活費用包括飲食、交通、文娛活動等。每月的生活費用預估在800新元到1,500新元之間。飲食費用可能占據較大一部分,每餐在食堂的花費大約在5新元到10新元不等。
外國學生還需要考慮一些額外的費用,例如醫療保險費用、教材費用以及可能的國際學生費用。這些費用可能會因學校和專業而異。
學生通常需要購買學校指定的醫療保險,費用在每年300新元到500新元左右。這能確保學生在需要醫療服務時能夠得到覆蓋。
教材費用,學生可能每學期需要花費100新元到300新元購買教科書和學習資料。
國際學生費用,一些學校可能對國際學生收取額外的費用,用於提供專門的支持服務。這可能是每學期50新元到200新元的額外費用。

簽證和居留許可費用,學生需要支付簽證和居留許可的費用,大約在120新元到S$300之間。
個人開支,個人開支包括日常用品、手機費用、衣物和其他個人支出。這些費用因個人生活方式而異,預計每月額外支出可能在200新元到500新元之間。
外國學生在新加坡讀公立大學的花費相對較高,但這也與新加坡的高生活水平和先進的教育體系有關。
儘管費用相對較高,但新加坡的大學通常提供一流的教育質量,以及國際化的學術環境,這也是吸引眾多外國學生的原因之一。因此,外國學生在規劃留學新加坡的費用時需要全面考慮各個方面的支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