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只要給孩子營造一個中文環境,孩子的中文自然而然就會好。但很多中國新移民的孩子,雖然父母在家中都說中文,但孩子的中文還是難以避免的一天一天的滑坡下去。
有家長總結認為:
在新加坡長大的孩子,上課的時候除了華文課上學習華文,從幼兒園開始到大學

所有的科目都是用英文來教學的,孩子們已經習慣了用英文來思考,用英文去交流和溝通
很多新移民孩子因為受到家庭語言環境的影響,還是能夠說得一口比較流利,或者說標準的華語,但

大部分孩子在寫作和閱讀華文方面都還有很多困難或不足
為了應付考試,特別是很多家長都極為重視的PS LE,很多家長和補習中心都各自使出大招,
比如用題海練習

比如背誦各種範文去生搬硬套

比如傳說中的「作文公式」

靠這樣的方法突擊出來的孩子進入中學以後因為題目更為靈活,內容更加深廣,從而覺得學習華文有很大的壓力,甚至對學習華文產生厭學情緒。
其實作文和閱讀能力的提升確實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填鴨式的教育和題海戰術的考試準備會更多的讓孩子失去敢於用華文表達或傾訴他們內心感受的機會。失去學習華文的熱情,認為學華文只是為了考試
學習華文的關鍵是要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當他們可以把華文作為一個溝通的工具進行交流表達感受,學習到去字裡行間找到閱讀理解的答案,有了學習的內驅力,才能夠真正用心去學習,也才能夠更加深入的去了解和體驗華文文字的魅力所在,而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成為被動式的學習。
很多孩子學習背誦的高分的作文已經是八股文章,那他們自己哪裡還有什麼華文學習興趣可言?
jeff老師針對這樣的情況

特地請來我們擁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袁老師,為五年級的學生開設高華課程。
學生會從傳統的八股文章思路中走出來,

真正讓華文成為學生抒發,審美,記錄,思考和解放思維的助手 讓孩子們在閱讀的時候,站在文章中不同角色的位置去思考,去判斷,去討論,去探索,從而才能真正從文章中領略到文字的魅力,提升用華文思考的能力。
袁老師也是具有多年經驗的MOE高級華文教師,所以她在開發孩子的閱讀寫作能力的同時,也會兼顧孩子的應試能力。
在過去的第一個學期裡面,袁老師花了八節課非常細緻的引導孩子們找出一份試卷里閱讀文章的問題答案,也在這個過程裡面讓孩子們察覺自己的內在情緒,激發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和潛力。
作為一位嚴謹的教育工作者,也作為一位多年對於兒童教育心理學非常有學習熱情,積極勇於實踐的老師,袁老師在課堂上對孩子們的信任,尊重和欣賞的態度,讓孩子們對華文的興趣大增,從課堂上一開始的沉默寡言到後來的躍躍欲試,積極參與,孩子們學習華文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觀。
袁老師的課程更關注於引導孩子學習華文的興趣,為孩子PS LE的準備打下堅實的基礎,目前只開了五年級的班。
授課老師:袁老師
老師背景介紹:
袁老師是一位有十多經驗的優秀華文高級教師。
袁老師也是一位非常有教學方法,很會靈活運用教學理念的老師,無論是2016年推行的翻轉教學、最近有推行的「概念」教學(IB),袁老師都是很積極的先行者和參與者。
袁老師的教學特色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鼓勵學生的思考,和學生一起探究。在這樣的學習氛圍里,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習回歸到學生自己本身。她認為知識的學習和積累很重要,因為畢竟學生要面臨考試的壓力,但是她更注重能力的培養,希望學生10年、20年後走向社會,有能力去面對和解決問題。
剛剛結束的袁老師的華文term2,家長應該能夠體會到袁老師的功力:
循循善誘,耐心細緻!
教導的不只是華文的知識,更多的是引導孩子對學習華文的興趣。
這是我們特別安排袁老師在五年級教導的用心:五年級打好閱讀和作文以及用思考理解的基礎,六年級才有衝刺psle的爆發力。
上課時間:每周二晚上7:30-9:00pm。
學費:
一節課新幣25元,課時1.5小時中間有10分鐘休息。
term 3 為12堂課,學費300新,每堂課$25/1.5小時,中間休息十分鐘。
上課時間:
五月:7;14;21;28
六月:04;11;18;
七月:02;09;16;23;30。
教學內容:
作文:
看圖作文(普華重點)
完成文章和命題作文的指導(高華重點)
課堂點評,個別修改
閱讀:
依據高華試卷題型,進行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和訓練
閱讀方法的指導歸納
閱讀方法技巧掌握
閱讀理解的解題步驟
會在課程中帶出以下內容:
詞語運用
選詞填空
閱讀理解一,
閱讀理解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