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用新加坡公司做中轉貿易,是否影響出口退稅金額?
答:不影響。
具體原因我們先從增值稅的定義來講起。
「增值稅」是國家就增值額徵收的一種流轉稅,屬於價外稅,分進項稅和銷項稅。
「進項稅」是你採購時交給賣家的增值稅,是賣家代替稅務局收的。
「銷項稅」是你向國內賣貨時,從買家那裡收來的增值稅,是你代稅務局收的。
而你的實際應納增值稅額=銷項稅-進項稅。
為便於理解,我們來舉例說明:
如果你是一般納稅人,花100元(不含稅價)採購商品,賣家要替稅務局向你收100*13%=13元的增值稅,你要向賣家支付100+13=113元。
這13元就是你的進項稅,是你交出去的增值稅;
當你把100元(不含稅價)的商品直接或加工後,以120元(不含稅價)賣給國內的時候,你要替稅務局向買家收取120*13%=15.6元的增值稅,買家要向你支付120+15.6=135.6元。
這15.6元就是你的銷項稅,是你收回來的增值稅;
15.6-13=2.6元,這2.6元即應納稅額;
15.6元減13元的過程叫抵扣進項稅。
抵扣的前提是你是一般納稅人,且能提供進項發票。
外貿企業分為:
1)生產型和2)貿易型,在抵扣進項稅時適用的稅率是不一樣的,出口退稅的計算方式也不一樣。
1)生產型外貿企業的出口退稅
生產型企業申請出口退稅的前提是:進項稅額-銷項稅額>0。
最終退稅金額參考以下a和b兩個數據確定,以數字小的作為退稅金額。
a=進項稅額-銷項稅額,
b =報關單上離岸價*退稅率,
a為出口退稅金額的上限,
如果ba,則退a;
如果a一直小於0的話,是沒有退稅的,說明你的從買家那裡收來的銷項稅都不夠抵扣,要向國家補稅,外銷就沒得退稅了。
所以對於生產型外貿企業而言,出口能退多少稅,取決於你的進項稅額,和做內銷時產生的銷項稅;跟你和國外交易時的價格、營業額不搭邊兒。
2)貿易型外貿企業的出口退稅
對貿易型出口企業而言,沒有內銷,也就不存在銷項稅,
則a=進項稅額,即以進項稅額作為退稅額。
所以對於貿易型外貿企業而言,出口能退多少稅,完全取決於你交了多少進項稅;跟你和國外交易時的價格、營業額沒有關係。
你只需證明:
1)產品是真的出口了;
2)你是真的交了進項稅;
3)已交進項稅的金額
就可以申請退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