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U NEWS丨新加坡管理大學

2020年02月05日   •   5985次閱讀

2017年新加坡管理大學畢業生畢業典禮。教育部部長王乙康表示,如2012年預計的,(新加坡)大學入學率將有效提高到50%。但他也強調了終身學習的重要性,並強調了不同入學途徑的可行性。 本篇是四篇系列報道的第一篇。在本篇中,海峽時報資深教育記者Sandra Davie與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討論了為大學入學人數設定硬性目標是否有意義。

今年,新加坡政府將實現其在2012年承諾的大學40%的隊列參與率(CPR)(譯者按 – 這裡指當年大學入學率)。這意味著,在一個年齡組中,每10個人中就有4個人會去本地6所公立大學中的一所攻讀本科學位。

明年會發生什麼?儘管現在有更多的新加坡人渴望上大學,並將學位視為就業的最低要求,但這一比例會被限制在40%以內嗎?

教育部部長王乙康在接受《海峽時報》採訪時表示,根據2012年的計劃,大學入學率將提高到50%。不過,新增的名額是為那些想要獲得更高學歷的成熟學習者準備的。而且他們不一定要走傳統的四年制學位課程之路。他們可以通過非全日制學習或 SkillsFuture 計劃下的半工半讀途徑獲取學位。但展望未來,王部長表示,設定硬性的大學入學率目標,可能不再有意義。 「我們未來的重點必須是如何進步,有哪些途徑可以讓人們在與行業保持聯繫的同時儘可能(讓職業之路)走得更遠。如果你到了某個階段,渴望獲得一個學位,或者獲得與之相當的學術肯定,那就順其自然吧。」你會有不同的途徑來達到這個目標。」

他強調,新加坡人必須改變「先期教育」的觀念——即在進入社會工作前完成所有學業。工作趨勢將要求教育是終身的,並與工作相結合。

他接著詳細闡述了高等教育格局將如何轉變:

Q:

您認為高等教育的格局必須演變才能與時俱進嗎?

A: 一些傳統的鴻溝必須被打破—— 一個是在學習和工作之間。你現在必須把學習和工作穿插在一起。另一個是介於技術和軟技能之間。我們過去常常預先學習大量的技術知識和內容。今天,我們來談談發展軟技能的重要性。這可能意味著這個人畢業時沒有特別深厚的技術知識,但卻有更多的機會培養和獲得軟技能。但他之後總是可以回去加深他的技術技能。 界限變得模糊的另一個領域是學術學習和工作學習。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某個時候,大學和政府(特別是軍方)取得了很多科學突破。但是今天,這些突破也來自行業。因此,知識和學習不再是大學的專利,而在工作中學習同樣有價值。我認為我們正在看到各種融合。 我們必須從更廣闊的角度看待這件事--變化如此之快,世界是如此之大,您需要學習技術技能,再加上關鍵的軟技能,還需要跨文化接觸當今世界的繁榮。 因此,要保持適應和發展,就必須接受終身學習。許多職業的舊假設是,您必須獲得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儲備,才能看透自己的職業,(這種觀念)將不得不改變。這也意味著,你不必投資「先期教育」太多。 Q: 教育部如何鼓勵學生終身學習,而不必在他們工作前 「先期」 完成所有的教育? A:

大學需要發展。我們的大學現在允許學生利用「空檔年」 追求其他興趣,比如創業。大學也使人們邊工作邊學習變得比較容易。例如,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將每一名學生的入學時間都視為20年,而不僅僅是3年或4年。這有助於學生們在完成學業的同時發展事業。新加坡管理大學學院(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 Academy)提供可疊加的課程模塊,學生們可以先獲得研究生證書,繼而獲得研究生文憑,甚至最後獲得碩士學位。

Q: 當政府宣布將大學入學率提高到40%時,有人擔心這可能會導致畢業生失業。但畢業生的就業前景一直不錯。您能談談過去八年大學的擴招嗎? A:

大學入學率從2012年的27%上升到今年的40%。

我們開闢了不同的升學途徑,如主要通過新加坡理工大學(SIT)和新躍社科大學(SUSS)提供的應用學位。在一些領域,如幼兒教育和護理,我們開設了學位課程途徑,讓已經很熟練專業人士達到更高的水平。在某種程度上,是這些專業人士的進修提高了大學入學率。畢業生的失業率很低,因為他們接受的大部分教育仍然與行業相關。但從現在開始,我們必須認識到不同升學途徑的價值。我認為引領變革的應該是社會心態,而不是政策。

Q: 招聘時,學歷仍然是僱主最看重的因素。我們該如何改變這種狀況,政府應該帶頭嗎? A:

以理工學院畢業生為例吧。當他們步入職場時,應屆畢業生平均起薪約為2400至2600新幣。但是理工學院畢業生占據了應屆畢業生人數的一半,所以不可能每個人的薪水都差不多。另一個例子是,在大學畢業生中,IT 畢業生一般起薪更高 – 這裡面有很多不同的梯度。

因此,我確實希望看到變化——招聘更加注重能力。在過去,因為上大學的人相對少,被大學錄取表明你通過了篩選系統,你很優秀,所以我將聘用你。那時只有20%的學生上了大學,但如今這一比例已升至50%,僱主必須轉向一種以能力為基礎的模式——聘用那個人是因為他們能勝任這份工作。

人們總是覺得,如果公共部門不做出表率,那麼私企就不應該這樣做。我並不這麼想。每個人都可以做出改變。此外,公共部門也不是一成不變。我看到一些機構採取了大膽的行動。以新加坡民航管理局(Civil Aviation Authority of Singapore)的空中交通管制員為例。不管你是理工學院畢業生還是大學畢業生,一旦被評估並發現你具備了工作所需的技能,你就會被分在相同的工作等級,得到相同的薪水。我希望教育部也能改變我們招聘畢業生的方式——工作有不同的類型,有些工作應該根據所需技能的稀缺性和價值作為招聘標準。

Q: 您認為其他的高等教育模式,比如「編程學校」,會在這裡紮根嗎? A: 我自己的感覺是,像所有行業一樣,教育也正在被顛覆。當你不再適應和改變時,你就會被打亂。我們已經在其他國家看到了這種情況--那些對大學感到失望的行業用自己的錢來支持能夠產生他們需要的人才的替代途徑。戴森工程與技術學院(Dyso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inerva)和 Holberton 編程學院都是這種趨勢的表現。而如果我們提供這些選擇,我更願意通過現有的機構來完成。 Q:

您曾在理工學院、工藝教育學院(Institute of Technical Education)和各所大學推動以能力測試(aptitude-based)為基礎的招生工作。有些人質疑我們是否正在遠離精英體系。您怎麼看?

A:

如果每屆學生都有50%的人上大學,那麼我們必須根據能力進行評估,這也意味著我們的評估必須更全面。

「基於能力測試的錄取評估」,引起了很多思考 – 甚至這個名字都引發了討論。早期的一個提議是稱之為「全面評估」,但我們不想給人一種平權行動的印象。我們想要更純粹的東西,也能反映我們的意圖。基於能力的錄取也會考慮學生的熱情、興趣和優勢。學習成績也可以是能力傾向的一個指標,所以我們也會考慮這一點。通過以能力為基礎的錄取方式錄取的學生表現良好。因為——如果你對某件事感興趣,你會做得更好。

關於王乙康部長

50歲的教育部長王乙康於2015年9月當選為三巴旺集選區國會議員,並於2015年10月1日被任命為新加坡內閣議員。

在被任命為內閣成員之前,他曾擔任吉寶集團戰略總監,負責集團活動的長期戰略規劃。在此之前,他是全國工會大會的副秘書長,負責監督勞工運動的就業和就業能力計劃。 在此之前,他還曾在政府擔任多個職位,包括新加坡勞工發展局(Singapore Workforce Development Agency)的執行長。在擔任執行長期間,他領導了許多建設繼續教育和培訓基礎設施的倡議。1997年至2003年,他擔任新加坡總理李顯龍( Lee Hsien Loong )的新聞秘書,2003年至2005年擔任首席私人秘書。 王部長還是2003年簽署的美新自由貿易協定(US-Singapore Free Trade Agreement)的副首席談判代表。 他畢業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獲得理學學士(經濟學)一級榮譽學位,並持有瑞士洛桑管理髮展研究所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由《海峽時報》主辦、新加坡管理大學協辦的「海峽時報教育論壇2020 – 大學重塑」將於2020年2月15日於新加坡管理大學舉行。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將是論壇主賓。

報名方式:掃描下方二維碼報名參加論壇

識別上方二維碼報名

註:本文原文載於《海峽時報》,作者是資深教育記者Sandra Davis,由平台翻譯整理,翻譯過程中有少量刪減,查看英文原文請點擊【閱讀原文】。

- END -

2025THE亞洲大學排名發布,新加坡國大、南大保持三四名!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2025 CSRankings震撼發布:中國高校強勢崛起,新加坡南洋理工領跑亞洲AI領域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一個陪讀爸爸眼中真實新加坡教育(小學篇)
2025年05月01日   •   2736次閱讀
2024年新加坡大學排名
2025年04月29日   •   2736次閱讀
2025新加坡留學生租房全解析:數據與細節中的安心之道
2025年04月29日   •   2736次閱讀
新加坡政府中學網址及地址大全
2025年05月02日   •   2394次閱讀
美國議員提案禁中國留學生?新加坡或成最大贏家!
2025年05月01日   •   2223次閱讀
原來校區遍布全球的,居然是新加坡這座國際學校!
2025年05月02日   •   2223次閱讀
新加坡這些政府中學,開放日即將來臨
2025年05月04日   •   2052次閱讀
2025高考後留學新選擇:新加坡與澳大利亞全方位對比,用數據解鎖最優路徑
2025年04月28日   •   1710次閱讀
探索NUS:2025泰晤士排名中的亞洲翹楚
2025年05月02日   •   1710次閱讀
詹姆斯庫克大學新加坡校區招生簡章2025
2025年05月03日   •   1539次閱讀
新加坡小一入學政策洗牌,PR學額縮減,國際生「地獄難度」,快來get通關攻略
2025年04月30日   •   1368次閱讀
新加坡競賽全解析:助力孩子攀登學術與創新高峰
2025年04月29日   •   1368次閱讀
超1800人學簽突遭吊銷:留美中國學生的生存指南與未來抉擇
2025年04月29日   •   1197次閱讀
新加坡萊佛士音樂學院招生簡章2025
2025年04月30日   •   1197次閱讀
一人一個真實吃過的新加坡留學紅利
2025年05月03日   •   1026次閱讀
撕開新加坡私校真面目:PSB 為什麼這麼受歡迎?
2025年05月03日   •   1026次閱讀
中國高考倒計時!選對留學路徑成功逆襲
2025年04月29日   •   855次閱讀
ERC學院 新加坡初中學歷起點直升本科快速通道
2025年04月30日   •   855次閱讀
高考不是唯一出路!用新加坡A/O水準通關,讓世界名校觸手可及
2025年04月28日   •   855次閱讀
2025新加坡公立大學本科指南:通往亞洲頂尖學府的黃金通道
2025年04月29日   •   855次閱讀
驚!2025新加坡KET考試大變革,國際學生留學之路危機四伏!
2025年04月29日   •   855次閱讀
布萊頓國際學校申請攻略
2025年05月01日   •   855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