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城畢業生起薪大跌 有者申請70份工作全槓龜

2020年09月20日   •   8379次閱讀

新加坡畢業生就業前景不樂觀。(示意圖/msn圖)

(新加坡訊)根據新加坡人力部本月14日發布的第二季勞動市場報告,新加坡今年上半年就業人數銳減了12萬9100,是歷來最大的半年萎縮。每100名失業者競爭的就業機會也從之前的71個減少至57個。

若單從整體的畢業生起薪走向和就業機會來看,新加坡職場新人的就業前景的確不容樂觀。

專門研究勞工數據的本地人工智慧公司JobTech透露,今年首八個月,新加坡的總體就業機會和去年同期相比下跌了13%。

該公司搜集了新加坡所有主要網上就業平台和大型企業招聘頁面今年首八個月和去年同期的超過100萬份招聘書信息進行對比發現,幾乎所有十大行業僱主今年提供的畢業生起薪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跌幅。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首八個月的專業文憑畢業生和學士學位畢業生的「所有行業平均起薪」(根據超過30個行業的起薪計算),較去年同期的跌幅分別為12%和20%。

十大行業中,專業文憑持有者的起薪跌幅最大的三個行業分別是教育(16.7%)、媒體(9.1%)和信息通信技術(7.4%)。學士學位持有者的起薪跌幅最大的三個行業則分別是信息通信技術(19.1%)、電子與半導體(16.4%)和媒體(16.1%)。

JobTech數據科學家陳俊遑分析指出,各領域僱主發布的工作崗位起薪確實有所下降。「這可能由各種因素造成,比如在近期比較動盪的就業市場中,本不打算招聘的企業如今可能更願聘用實習生,實習生薪金通常較低,這可能是導致平均起薪下降的一個原因。」

不過陳俊遑認為,這並不說明本地年輕人在求職時都要做好心理準備接受較低起薪。

「這取決於他們申請的崗位。對於需求高的崗位來說,求職者仍有很好的機會爭取到他們想要的薪資。比如今年,信息通信技術、專業服務和銀行金融服務行業占了網上招聘貼文總數的31.2%,有些公司到現在也依然願為信息技術型人才提供優質的錄用條件。」

優秀人才仍吃香

創投企業TRIVE管理合伙人郭理文也從僱主角度指出,受疫情影響行業的起薪跌幅可能較大,但對其餘行業來說,爭奪優秀人才仍是重中之重。

「為了吸引優秀人才,僱主仍需要確保薪酬待遇足以讓高素質人才接受。不過我預計高質量的工作崗位數量會比以前少得多,更多合同形式而非全職的崗位會出現,這是典型的經濟低迷表現。」

70份工作申請石沉大海

從今年8月中旬至今,畢業自新加坡管理學院美國水牛城大學(University at Buffalo)社會學專業的張俊凱(24歲,化名)通過多個渠道投出超過70份工作申請,應聘的崗位包括社會研究員、人力資源、行政工作、公務員和執行員角色,以及政府推出的實習與培訓計劃崗位,但幾乎都石沉大海杳無音信,或在面試後遭淘汰。

張俊凱說:「有些招聘廣告寫明只招國大、南大和新大的畢業生,這讓形勢變得更困難。我期望一點都不高,最低可以接受2000新元月薪。在一次面試中,有招聘人員還說我太容易知足了,因為我要求的薪金漲幅很少。我告訴她,我理解很多企業現在的財務狀況都不穩定。」

相比之下,今年從新加坡管理大學信息系統專業畢業的黃煒恩(26歲)則幸運得多,早在今年2月就收到幾家公司的錄用通知書,不止成功進入夢寐以求的金融服務行業,在一家跨國企業當信息系統分析員,還順利洽談到多500新元的起薪。

「總體上非常滿意,在當前就業環境下能找到理想工作讓我感到很欣慰。據我所知,讀我這個專業的同學大部分都找到正式工作了,有的甚至已經有選擇跳槽了。」

林子軒在面子書貼文,引發不少熱議。

未來亞洲青年學院(FutuReady Asia)創始人林子軒8月29日在面子書分享面試七個年輕求職者的經歷時,抱怨正值經濟危機和大流行病期間,本地年輕人還要求多多,「不願低頭做人,也不願吃苦」,「更喜歡巧幹而不是苦幹,不像老一輩」。

該文引發不少熱議,很多人也紛紛發表看法,認為本地年輕人如今在求職時應調整期望,有工作做就應該偷笑了,不應獅子大開口、挑三揀四。

全文(聯合日報):https://www.zaobao.com.sg/znews/singapore/story20200916-1085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