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以為成功的成為新加坡的新公民之後,就完事大吉了?當然不是!新公民在享受新加坡各種優厚的福利同時,也不得不面臨更多的挑戰。
移民新加坡之後生活會和國內不同,但是即使生活會跟移民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來到陌生的國度,面對周圍新奇的人事物都需要我們一一去適應。因此,面對文化差異,不要迴避,不要排斥,要說服自己去了解它、認識它、熟悉它、接受它。

一、對待文化差異要秉持正面、積極、善意的心態,不妨從欣賞的角度看待不同的文化。
把經歷文化差異當作一種難得的跨文化、跨國界的全新人生體驗;不要假設他人一定會和自己一樣,更不要事事挑剔、事事苛求。
不要拿自己的長處去比人家的短處。如果要比華語的標準程度,當地人尤其是年輕一代自然遜色。因缺乏語言環境自然趕不上你;更沒有必要指責人家的英文不標準。
二、要踏踏實實地去學習、去工作。學英語,學專業,儘快提高自己的語言水平和工作水平。
過好語言關、生活關、工作關,儘快適應新加坡學校對學生的要求以及新加坡公司和老闆對員工的要求。沒有必要常常把歧視、不公平掛在嘴上。要有耐心,不要急功近利、急於求成。
新來者是把原來故國的熟地丟掉重新來拓荒,當然要有一段耕耘的時間。只要辛勤耕耘,何愁沒有收穫。當然,也不要期望值過高,否則會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就說二次創業吧,不過是一種美其名曰的自我激勵罷了,說穿了其實也就是謀生。
三、新來者既要把自己當成客人,就要有身為客人的為客之道,這就是尊重主人、感激主人。
每每聚在一起便講主人的不是,得了主人的好處也不領情,反而是怨言多多,久而久之只會引起主人的反感。
同時又不要把客人當得太認真,否則就會常常在等著別人的熱情招待,常常會覺得別人是不是冷落了自己。
四、新來者要適應當地的公司文化,學會和公司的各族同事打交道。要埋頭工作,不談論政治,不談論是非。
向本地員工學習敬業、效忠和規範的企業文化;尊重他們的文化、習俗和信仰;要儘量參加社會活動、社區活動,多和外界交往,開闊視野,不自我封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