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尤其是家裡有上小學的孩子,這兩個問題就一直揮之不去:
1、一聽要上數學課,就緊張到不行;
2、從小就偏科,語文前幾,數學墊底。
對於大多數家長,最擔心就是數學。
大多數家長,別的成績都不操心,唯一擔心的就是數學。
作為一個常年考不到80分的孩子,既使不斷刷題,該錯的還是錯。用一個朋友的話說,孩子沒有建立數學思維,不愛學,不願學,學不對,做再多的題也沒有用。
數學思維到底有多重要?
「天才」的背後不是超高智商,而是數學思維!
《了不起的孩子》這檔綜藝節目,5歲的數學小神童陳雨奇讓人印象尤為深刻。
主持人給她接連出了3道數學題,和嘉賓昆凌、全場觀眾同時PK。

一邊是5歲的孩子,單純靠心算,一邊是幾百個成年人,配備了計算器。
沒想到,3次下來,就在大家還在瘋狂按計算器時,5歲的陳雨奇就輕鬆報出了正確答案。
她甚至單憑腦力,就用10秒精準算出了10個四位數的加減法。

主持人孟非當場感慨,「不知道孩子腦子裡藏在什麼,這麼短時間能算出這麼大數字」。
節目播出後,也引發了一大波父母討論:
「妥妥地別人家的孩子!我家娃,做數學題時經常轉不過彎來,一道很簡單的題目,要講解老半天才能明白,可費勁了......」
「10-8知道等於2,換成10-2就不知道了。看到孩子掰手指算,我更是火冒三丈,明明學了10以內的分成,會背不會用!」
「講過的應用題,反覆錯,一變題型就不會了!真擔心年級越高越跟不上......」
不得不說,父母的擔心不無道理。
數學是重點拉分學科,所以在小學階段,打好數學基礎非常重要。
如果連小學數學都入不了門,到了初中,數學一科就會跟別人相差四五十分!成績都在及格線以下!
如果不及時補救,未來孩子小升初和中考,別說考名校了,進普通學校都難!

我的表姐, 有一個剛剛上小學二年級的女兒朵朵,雖然算不上牛娃,但是才藝樣樣精通,活潑可愛,誰見誰喜歡。
可是一提學習,那立馬蔫了,特別是數學,死活不開竅。
可能大多數孩子都會遇到這樣的一個情況!面對數學時,總是束手無策!
新加坡數學教材
可是表姐在偶然之中卻發現了這樣一套教材。孩子的成績不說有很大的進步,到也是比之前的情況好很多。
就是新加坡數學基礎版,這套教材的反饋很好,很多媽媽都反映對孩子數學基本功練習幫助很大,尤其還能幫助提高英語閱讀能力,這是國內任何一套數學書都沒法比擬的!

以下這幾套教材也受到了各位家長的好評哦!
Learning Maths Nursery
配套教材的課外練習冊
Rainbow Maths Activity Book
趣味數學遊戲練習
Conquer Pre-School Mathematics
專項練習冊
Secondary Mathematics Tutorial
數學綜合課外作業
Integrated Mathematics for Secondary
數學學科專項練習冊(代數、幾何等)
O-Level Mathematics Mock Examinations
新加坡「中考」備考書

為什麼選新加坡數學?
與中國相比,新加坡數學就深明「萬丈高樓從地起」的道理,重視小朋友的數學根基,讓他們了解公式的源頭、概念,填補傳統教學方式的漏洞。
建模思維是新加坡數學最重要的特色。通過建模,可以將複雜的數學問題簡化成形象直觀的計算方式,讓孩子更容易地理解。

Concrete-Pictorial-Abstract(具體、圖像、抽象)是一個重要的教學過程。小朋友會從具體情境開始學習,再以圖像學習,最後才學習抽象概念。例如:
Concrete(具象化)
具象化主要就是使用數學教具,這塊主要用來培養孩子的數感。
朋友面前放著8朵花,老師就放著12朵花,那麼老師比小朋友多幾多朵花呢?(這是拿真實的道具讓孩子學習);
Pictorial(形象化)
形象化,是通過圖像符號,將問題表述出來,是為由形象向抽象過渡做準備。
老師會請小朋友畫出8朵花,再為老師畫出12朵花,請問老師比小朋友多幾多朵花呢?
Abstract(抽象化)
抽象化就是具體的建模了。建模將複雜的數學問題抽象為簡單的數學圖形,方便孩子理解。
小朋友有8朵花,我們會用阿拉伯數字8來表示花的數量;老師的12朵花,會用阿拉伯數字12來表示,請問12-8是多少?
而其中Pictorial的過程,就是新加坡數學中所推崇的一個細節——Block model。基本上可分為「Whole and parts」和「Comparison」兩種。

小朋友最怕做文字題,因為他們看到大量的文字會怕,要寫算式又無從入手。
但如果他們用Block model把內容畫出來,就會有時間分析問題中有什麼資料可以運用,看清每個重點,逐步解難。
「而且,把內容畫出來可以將資料圖像化,讓小朋友更容易消化。
最重要是,小朋友要畫圖首先要清楚明白問題的內容,所以這個方法可以幫助他們清晰了解當中的數學概念。」

由此就可以看出,化繁為簡,把具象變換成抽象,是新加坡建模思維的基礎,這樣在數學圖形的演示中,一眼就能理解什麼是二分之一,什麼是三分之一,孩子理解起來就會更加準確。
中國的數學教育欠缺之處就在於此。絕大多數人的記憶都是強行記憶和題海戰術。
幼兒園的時候,掰手指頭算10以內的加減法,小學開始學20以內的加減法,然後是二年級開始的乘除法,到後來的四則混合運算。中國的孩子似乎更在乎最終的答案,而忽略了其中的過程。
新加坡的老師也曾經接觸過一幫中國的奧數小天才,他發現他要花很大的力氣去告訴他們,要把解題思路寫下來、說出來、畫出來,因為這些都是得分點。
而中國學生似乎更喜歡盯著題目想老半天,然後直接把答案寫下來,只要答案正確就萬事大吉。

本來他們就對抽象的數字還沒有形成具象的認知,如果沒有真正理解數字之間的關係,也只能靠死記硬背。
中國家長也覺得只要把答案做對,死記硬背也是應該的,這就導致了孩子在年級越高的時候,成績也越來越跟不上,因為從小就欠缺了思維模式。
要知道,數學不只是一門學科,更是一種綜合的思維模式。計算的問題,終究可以依靠計算器解決,但邏輯思維、空間想像、分類歸納、統計等等,才是數學範疇內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
除了建模思維,新加坡數學還有一個重要特點:在教學體繫上,會秉承難度「螺旋上升」的方式。
不同的階段,學習的知識點會有重合,但難度不斷提升。這就讓孩子在學習新知識的之後,會從過去已掌握的內容開始,增加信心。
中國孩子如何適應新加坡的數學教學方法
但是如果中國的孩子現在想要試試新加坡的教學方法也是來得及的哦!
教材作為家長輔導用書
家長可以先研究一下「模型圖」法的內涵,這樣當孩子面臨困難,特別是解答應用題時,可以給孩子提供一種全新的思路。
但是,要注意,解答完之後,一定要回到課本的知識點上去,防止孩子顧此失彼。
練習冊降階使用
新加坡數學目前尚無正式的漢化版,建議以原版書和練習冊為主,但是要降一個級次(主要針對普娃)。
比如,國內五年級的學生,可以做新加坡數學四年級的題目,一方面,保護興趣;另一方面,鞏固複習。

跨學科練習
即使不用來學數學,把它當作英語閱讀理解練習也是可以的,因為現在的英語閱讀理解確實有跨學科傾向。練習練習英語也是一材多用啊。
各位家長是不是對新加坡的CPA教學方法還有疑惑呢,如果有疑惑的話就趕緊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小新的微信吧,小新很開心為您解答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