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際年度大拍

2019年12月14日   •   2萬次閱讀

內地秋拍還在火熱舉槌,海外大拍又接踵而來,接下來12月15日,來自新加坡的頭號拍企——新加坡國際,就將推出年度大型藝術品專拍。於這屆大拍中,除開常規瓷器、玉器、書畫外,最有看點的要數【宋盞專場】,整場111件各種釉色茶盞,均來自新加坡重要私人藏家雅樂山人,不僅東西齊整漂亮,而且呈現出有宋一代茶盞的精絕工藝和生活情趣,讓您真正體會到何謂宋盞遺韻今猶在,細品方知樂無窮。

目前,拍賣方所有專場圖錄都已在易拍全球官網上線,大家下載【易拍全球APP】或者戳文末【閱讀原文】即可查看。另外,大拍舉槌時,易拍全球也將全程提供直播競拍服務,滿足您足不出戶,就能和全球買家同時出價參拍。

lot 3027

北宋 黑釉褐斑斗笠天目茶盞

D:11.8cm

SGD:8,000-15,000

來源:新加坡重要收藏家雅樂山人珍藏

宋代茶色尚白,宜用黑盞,而建窯黑釉茶盞更是廣受文人士大夫及帝王貴族的喜愛。建窯的流行導致北方各窯口紛紛效仿,燒制出各具特色的黑釉瓷器,拍品即為一例。茶盞呈斗笠型,通體施均勻黑釉,釉面呈現分布均勻之褐斑,如點點油滴,具有靜謐脫俗之美感。可參閱:2014年10月奉文堂藏lot189。

Lot 3036

北宋耀州窯模印魚龍紋茶盞

D:11cm

SGD:10,000-15,000

來源:新加坡重要收藏家雅樂山人珍藏

耀州窯刻花而著名,此盞造型呈斗笠型,外壁折沿,底部滿釉,沙底,所刻紋飾十分特殊,盞心刻以半魚半龍瑞獸三條,彷佛在水種游弋,盞中注水之後紋飾更為活靈活現,藝術造詣極其高深莫測,以此可見宋代時期人們的極高審美水平。

Lot 3037

北宋 黑釉兔毫天目茶盞

D:11.6cm

SGD:20,000-40,000

來源:新加坡重要收藏家雅樂山人珍藏

北宋黑釉兔毫茶盞,兔毫盞以黑色褐色為主色調,口部呈褐色褶皺,通體布滿一絲絲毫狀流釉紋飾,整體飽滿,具有墜手之感,內外兼備,釉中斑點在日光之下如滿天繁星閃爍,蔚然壯觀,存世量罕見,收藏之佳品。建窯黑釉效果的呈現取決於窯室氣氛,窯溫,窯位等諸多因素,非人力所能決斷,因此製作難度極大,北宋蔡襄在《茶錄》一書中說道: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紋如兔毫,玉毫條達,誠為建窯茶盞之上品。北京2004年出版《宋遼金紀年瓷》,123頁,圖9-6,韓國文化部文物局出版《Relics Salvaged From theSeabed Off Sinan》,106頁,圖版94。日本美秀博物館收藏類似物品宋黑釉兔毫盞。

Lot 3048

北宋 耀州窯紫金釉茶盞

D:12cm

SGD:20,000-40,000

來源:新加坡重要收藏家雅樂山人珍藏

北宋耀州窯紫金釉茶盞,盞呈斗笠造型,小圈足,斜壁,造型古樸,通體滿紫金釉,釉質光潔,具有玉質感,釉面油光潤澤。耀州窯紫金釉偏少,故而珍貴。盞內外施紫金釉,外壁施釉不及底,可見胎體堅實。在含蓄內斂中顯示著獨有的個性之美,稀有珍品。可參閱:2019年5月香港蘇富比天民樓專場lot9北宋耀州醬釉笠式盞。

Lot 3053

宋代 黑釉褐斑天目茶盞

D:12.2cm

SGD:6,000-9,000

來源:新加坡重要收藏家雅樂山人珍藏

此斗笠式盞,敞口,器里外施黑褐色釉,其上灑彩裝飾褐色斑塊,突出於器表,酣暢淋漓,藝術風格率性灑脫,風格樸拙,透露出一股自然造化之美,正合禪宗「無所矯飾,渾然天成」的境界,可以形成令人讚嘆的藝術效果,宋代精英階層飲茶風氣興盛,宋徽宗《大觀茶論》里「天下之士勵志清白,竟為閒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鏘金,啜英咀華,較筐篋之精,爭鑒裁之別」,足見當時對鬥茶的推崇,此盞形制規整,胎體較輕,釉面呈烏光質感,十分難得。

Lot 3058

北宋 耀州窯模印飛天茶盞

D:15cm

SGD:10,000-20,000

來源:新加坡重要收藏家雅樂山人珍藏

耀州窯之器物常以刻花而著名,此盞碗心所刻正式唐代時期最為著名的飛天的造型,衣著飄逸,神態飛揚,自由灑脫,如此飛天之紋飾在所有瓷器之中均屬於稀有之物。得之三生有幸。可參閱:2016年蘇富比香港6月宋耀州窯刻花盞。

Lot 3059

南宋 龍泉窯斗笠茶盞

D:12.5cm

SGD:20,000-30,000

來源:新加坡重要收藏家雅樂山人珍藏

撇口,直壁,圈足,底部滿釉,造型成斗笠形,通體以青釉覆蓋全身,釉質青翠似玉,質感極佳,如嬰兒肌膚細膩滑嫩,存世罕見,龍泉窯為歷史一大名窯,宋代為整個歷史中最為成熟之階段,釉色為粉青帶黃綠,光澤較強,釉層半透明,龍泉窯口以釉面顏色區分價值。可參閱:2018年蘇富比香港lot610.北宋龍泉青釉笠式盞。

Lot 3061

北宋 均窯月白色斗笠茶盞

D:12.3cm

SGD:20,000-40,000

來源:新加坡重要收藏家雅樂山人珍藏

均窯月白色應其色如夜空中懸之明月而得其名,物品弧壁內收,器型十分飽滿,圈足,底部滿釉,口沿處掛釉之感,釉質溫潤,使人有種與古人交流之快感。可參閱:2018年5月倫敦蘇富比lot63.宋均窯天藍釉盞成交價3萬5千英鎊。

Lot 3064

北宋 耀州窯刻花花卉紋茶盞

D:15cm

SGD:10,000-20,000

來源:新加坡重要收藏家雅樂山人珍藏

敞口,口沿呈斗笠式,腹壁斜直,小圈足,足削修規整,足底露胎,胎呈灰褐色,胎質堅密。通體施青釉,釉色青中閃黃,碗內壁刻纏枝花卉紋,花葉上均劃出葉脈,內底心劃出花卉紋。刻劃花刀鋒犀利、瀟灑,深淺有致。花紋清晰,濃淡相間,紋樣微凸,具有很好的視覺效果。器物上飾纏枝牡丹是耀州窯北宋時期最為盛行的題材,該碗當為耀州窯鼎盛時期之作,代表了耀州窯刻花青瓷燒造的水平。此類碗因腹部斜直,形似斗笠,又稱斗笠碗。

Lot 3071

南宋 建窯紫金釉唇口天目茶盞

D:12.5cm

SGD:10,000-15,000

來源:新加坡重要收藏家雅樂山人珍藏

此盞口微奢,薄唇,弧腹,高圈足,鐵胎。釉面有流釉褶皺,內外壁均以紫金釉飾之,中間黑釉呈放射兔毫流線再加上通體金屬光澤,整個盞在厚重自然的基礎上又多了富貴氣。釉面質感極好,如塗油摸脂一般潤澤。器形規整且不失手工痕跡,拙樸自然的審美意趣也讓我們感受到宋時「天人合一」的審美意趣。

Lot 3072

宋代 均窯雙紫斑紋茶盞

D:12.7cm

SGD:10,000-15,000

來源:新加坡重要收藏家雅樂山人珍藏

釉色呈天青色,器型規整大方,口徑12.7cm盞內壁兩處紫斑紋自然暈散,宛如兩條紫金鯉魚遊戲在碗中,盞托蚯蚓走泥紋特點明顯,老化痕跡一目了然。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類翠似玉賽瑪瑙,有巧奪天工之美。乃為宋代宮廷御用品,為宋代茶具中的精典之作,彌足珍貴。

Lot 3073

宋代 油滴斑天目茶盞

D:9.6cm

SGD:40,000-60,000

來源:新加坡重要收藏家雅樂山人珍藏

此件拍品束口,弧壁,矮圈足。制式規整,造型小巧精緻。內外滿施黑釉至器底無釉,晶瑩光潤,在窯爐中表面結晶形成油滴,密布內外盞壁,如繁星流火。下腹和圈足露胎,色如瓦灰,質如生鐵,為建窯中的茗器佳作。可參閱:上海1995年出版《中國文物精華大辭典:陶瓷卷》,306頁,469號。一件出土於慶元元年(1185)張同之墓的建窯束口盞載於劉濤著,北京2004年出版《宋遼金紀年瓷》,123頁,圖9-6。

Lot 3074

北宋 耀州窯紫金釉斗笠茶盞

D:14.3cm

SGD:15,000-20,000

來源:新加坡重要收藏家雅樂山人珍藏

耀州窯口所產瓷器,以青釉刻花為主,紫金釉茶盞由為少見,此茶盞斜壁,圈足,底部滿釉,胎體堅硬,修足規整,釉面螢光油亮,宋人皇家貴族之中盛行鬥茶之風,此種茶盞之高貴為當時當時士大夫貴族方可擁有,可參閱:2019年5月香港蘇富比天民樓專場lot9北宋耀州醬釉笠式盞。

Lot 3075

宋代 絞胎茶盞

D:12.7cm

SGD:5,000-8,000

來源:新加坡重要收藏家雅樂山人珍藏

絞胎是指將兩種或以上顏色不同的瓷土多層次相間揉和,通過相絞拉坯,自然形成紋理,成形後施透明釉燒制而成。藉由泥土絞揉方式變化,絞胎瓷器亦被賦予變幻無窮的獨特氣質,僅存相似,絕無雷同,在中國陶瓷史上獨樹一幟。絞胎工藝發源於唐代,之後一度失傳,由於其工藝繁複異常,絞胎瓷器紋理多為亂紋,難達表里如一,存世量少,更精品鮮見。本作品全器皆以絞泥成形,米白與黑褐相間相交,細緻綿密而均勻規整、絲毫不亂,其間又不乏變化,鮮活靈動,實為難得,器型亦平滑瑩潤,整體如渾然天成,體現了陶瓷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見2004年河南當陽峪窯址出土一件宋代絞釉羽毛紋缽,著錄於《中國當陽峪窯》,北京,2010年,圖125;另見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一件宋代白釉絞胎釉罐,著錄於《故宮陶瓷館:上編》,北京,2008,頁229,圖163.日本臨宇山人藏一件宋代磁州窯絞釉盞,見香港佳士得,《古韻天成:臨宇山人宋瓷珍藏展覽》,香港2013年,頁118,編號44。

1/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