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走就走的免簽國家
——新加坡,我來了!

出發

口罩三年沒有出國,兩個人從出境開始就宛若鄉巴佬進城,一切都很熟悉,一切又很陌生,所有的東西都是新奇的。
去時臨近聖誕節,一下飛機就遇到了大大的聖誕樹,控制不住的咔咔拍照。
Day1
新加坡的地鐵交通很發達,基本上可以靠地鐵抵達一切你想去的地方。
乘坐地鐵刷Visa卡即可,不需單獨購買交通卡或地鐵票,也不用安檢,非常方便。
因為樟宜機場站是終點站,所以電梯下到出發層之後兩邊地鐵都是可以乘坐,太久沒出國過分激動的我們完全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傻等了十多分鐘才坐上車。
亞坤(Ya Kun Kaya Toast)
乘坐地鐵抵達烏節路(Orchard Road)後,地鐵出口處就有一個亞坤(Ya Kun Kaya Toast),由於機場早飯吃得太早又太少,我們便又慕名點了店裡經典的咖椰吐司套餐。
作為曾經的英屬殖民地,新加坡也把「甜=有錢」的特質發揮到了極致,吐司甜到齁,但搭配溫泉蛋和奶茶,口味也還可以。

不愛吃甜的人點餐一定一定一定不要單點吐司!亞坤的咖椰吐司早餐套餐,吐司真的真的很甜!
吃過亞坤去酒店辦理了入住,因為時間尚早,房間還未整理出來,所以我們把行李寄存在前台,換了夏裝就出門浪了。
新加坡國立大學(NUS)
在飛機上待了一夜,兩個人都疲憊的很。因為我和小姐妹都有逛不同國家大學的習慣,所以原本我們計劃去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兜一圈,吃個午飯就回酒店補個覺,等太陽落山後再去烏節路上逛個街。
然而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的,國立大學裡面的路宛若低配版重慶,我們跟著導航繞來繞去各種迷路,最後將近三點鐘才吃上午飯,這裡暫且按下不表。

地鐵到肯特崗(Kent Ridge)站後順著指示牌跟著人潮往外走,過了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後不久就可以看大一個公交車站,這裡就是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校車點了。
校車點處有乘車線路供參考,校車免費、班次也很多,可以直接排隊免費上車,只要在下車前提前按鈴即可。
NUS整體的校園布置是英式傳統大學風格的,是一個開放式校園,很像是現代版的牛津或劍橋,一個學校就是一個小鎮,圍繞學校配套相應的醫院、商場等設施。
也會在沿路的設施上布置很多小巧思,比如在人行道的頂棚上留下一首詩,等待著有緣人去發掘。
NUS Museum
乘D1到達NUS Museum下車後有兩個博物館,分別是自然歷史博物館(付費)和NUS Museum(免費)。
鑒於我們對化石標本興趣不大,於是直奔NUS Museum而去,但NUS Museum的入口在地下層,所以也是饒了不少路才找到。
這裡不是NUS Museum!!!NUS Museum在這裡對面的地下,一定注意!!!

下樓梯看到這幾棵樹,就到了NUS Museum啦!

NUS Museum入口處的牆邊,拍攝時背光,光線有點暗。
進到NUS Museum里,管理員爺爺很和藹的問是不是學校的學生,是要來參觀的嘛?還會問你能不能聽懂英文,觀展注意事項是要拿英文講還是中文講,非常的貼心。
這裡的藏品大部分都是NUS第一任校長的私藏,還有部分是私人捐贈的,整體走小而精的路線。
一樓主要是青銅器、瓷器、書畫等華人歷史發展進程中的文物(甚至有吳昌碩和高劍父的作品哦)。
二樓是南洋歷史的相關文物,三樓是現代藝術相關展覽和一些大展廳擺不下的藏品,這些藏品就是很多個被擺在一個格子裡,有些擁擠。

#傳聞中的「搖錢樹」,本尊更加精緻美麗

#南洋Style

#擠在「格子間」里的小可愛們

雖然對外開放的展區只有三層,但館內還是配置有電梯,上下樓可以坐電梯也可以走樓梯,大家可以根據自身偏好選擇不同的方式。
總的來說,NUS Museum還是很值得一逛的。
從NUS Museum出來,我們步行到了Utown,經典的國立大學logo和大草坪就是在這裡。
這裡有學生食堂、自習室還有一些休息空間,部分食堂是只能刷學生卡且沒有服務員在旁邊收現金的(也可能我們去的時機不對),所以大家選擇餐廳前一定要看好。

#NUS大草坪
Science學院Frontier Canteen食堂
遊覽完了Utown,我們慕名前去吃Science學院Frontier Canteen食堂的排骨麵,想人在囧途的「囧」也就此開始。
我們先在Utown乘坐D3到Design&Environment學院,坐車前看地圖以為Design&Environment離Science學院很近,但走下來就發現是我們天真了,而且,我們迷路了。。。

下車後的風景,環境真的很棒!
新加坡的導航和所謂的旅遊攻略普遍存在這個問題,它只會給你一個類似街道號位置的地方。
但不會把具體在哪個商場/綜合體的幾樓這種明細內容寫清楚,這個問題在之後幾天的旅行中我們也遇到了無數次,也為此走了很多冤枉路,可謂是血淚教訓了。
在各個樓棟、各條馬路中間上上下下來回穿梭了一個多小時後,我們終於在 的B1找到了Frontier Canteen。
沒錯,又是B1,不知道是不是出於避暑的需求,NUS很多樓的入口都是在B1,很容易讓人搞錯。
因為到的太晚,很多美食都已經賣光了,只剩豬肉麵可以吃。雖然沒有吃到排骨麵,但豬肉麵也非常的好吃實惠,一份只要2.5新幣。
下午三點半,吃完飯後,我們踏上了返回酒店的路,本以為就是非常簡單的下地鐵,走路,到賓館,睡覺。
然而一下地鐵我和小姐妹都傻了眼,地鐵站外大雨滂沱,而我們兩個都沒帶雨傘。
其實之前在Utown和Frontier Canteen吃飯的時候也遇到了下雨,但都是很快就過去的陣雨,不影響出行,但地鐵站這裡的雨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比依萍去陸家要錢的那天還要大的多的多,天仿佛被捅漏了,叫車也沒人接單,最終我們決定一路跑回去,囧途繼續…
友情提醒,在新加坡出門一定要帶傘!不論天氣預報怎麼報外面太陽多麼大,因為它隨時都會變!
烏節路
被淋成了落湯雞的我們濕漉漉的沖回酒店洗完澡已近五點,超長待機了近12小時,急需充電。
但為了晚飯只草草睡了一小時就起床了,睜眼的瞬間想念國內直送到房的外賣軟體的情緒到了極點。萬幸是酒店有免費接駁巴士,可以直接給我們毫不費力的送到烏節路。

#布滿聖誕霓虹燈的雨中烏節路
晚飯我們選擇了松發肉骨茶,地址位於ION(愛雍)商場的2層(不要跟著導航和大眾點評的街道號走,會繞遠路並迷路!)。
店鋪緊鄰手扶梯,味道和上海店裡的差不太多,就是一個好吃的肉骨茶的味道,沒有到強烈推薦要專程出國來吃的地步,但也還是肉骨茶愛好者的福音。

#松發肉骨茶
吃完後我們趕在商場關門前衝去超市又扛了四桶1.5L礦泉水+兩瓶啤酒+兩瓶飲料+一桶牛奶費勁巴力的趟雨走回了酒店,「囧」途到此結束。

#最適合新加坡天氣的穿搭
這裡有兩個小Tips,一是新加坡的便利店裡的商品都會比超市裡貴很多,尤其是飲品,超市裡1.5L的礦泉水只需要0.5-1.5新幣,而便利店裡的2.5新幣起。
另外一個就是按照新加坡的法律規定,晚上十點後在公共場所禁止喝酒,去旅遊的大家一定要注意哦~
Day2
超好面
第二天,養足了精神的我們,化好了美美的妝,乘地鐵抵達直落亞逸(Telok Ayer)站,去品嘗米其林三星的平價好面-超好面。
下地鐵後左轉進Telok Ayer Street,路經天福宮和回教堂後到達廈門街熟食中心,超好面就在這裡的39號檔口。

#超好面無濾鏡實拍圖
他家的竹升面非常的筋道,面里裹足了湯汁,搭配著叉燒、溏心蛋、炸蝦、煎餃和雲吞,軟嫩酥脆,十分美味,值得一試。
合家歡
吃飽喝足後我們步行至牛車水的合家歡吃糖水,牛車水是新加坡最大的家人聚居區,沿路走過去可以經過佛牙寺和中藥行。
如果需要買虎標萬金油、膏藥貼做伴手禮,這個時候就可以下手了,牛車水中藥行的價格比機場免稅店和商場裡都要便宜許多,而且還可以微信/支付寶直接支付,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