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讀新加坡自雇EP:申請容易,PR之路需謹慎
新加坡自雇就業准證(EP)目前備受關注,網絡上充斥著各種宣傳,聲稱只需註冊公司、僱傭自己,就能輕鬆辦理新加坡身份。然而,真實情況是否如此簡單?讓我們深度解讀這一備受矚目的移民方式。

EP是什麼?
EP即Employment Pass,是新加坡頒發給管理層和高級專業人士的一種高級工作準證。申請人通過在新加坡註冊公司,實際參與管理和運營,擔任公司股東、董事或高級管理職位,向新加坡人力部MOM提出自雇准證的申請。
官方申請條件
1、在新加坡成功註冊並運營公司;
2、申請人擔任高管級別以上職位;
3、配置5,000新幣以上的月薪(實際可能需要更高);
4、擁有可接受的大學學歷。
申請成功,但續簽問題
拿到EP後,公司正常運營並按時發工資,基本可以成功續簽。專業機構的續簽機率更是能達到100%。但實際上,很多申請人在拿到EP後,選擇放棄續簽,主要有兩種情況:
為孩子讀書陪讀而申請EP: 這種情況實際上不必申請EP,直接申請留學簽和陪讀簽即可。新加坡移民公司楹進集團表示孩子是否能上政府公立學校主要看其是否足夠優秀,與父母是否持有EP無關。
公司沒有實際運營計劃,薪金達不到標準,且申請人不打算常住新加坡: 如果只是為了身份認可而申請EP,卻沒有足夠的預算和對新加坡情況的了解,續簽時可能面臨困難。
PR之路並非易事
拿到EP並滿2年後,並非直接獲得綠卡。申請人只是有資格申請永久居民(PR),而通過EP申請PR的成功率與申請人的綜合情況有關,PR申請考察申請人對新加坡的融入度、是否以新加坡為第一生活地、子女是否在新加坡接受教育、是否接受新加坡價值觀等。
適合走自雇EP路線的人
1、有稅務居民需求: 需要保護財富、隱私和進行合理避稅;
2、公司在新加坡實際運營: 公司需有實際運營或國際業務需求;
3、有PR願望但不符其他門檻: 不符合其他移民門檻,但有一定資金支撐。
謹慎規劃移民未來
儘管EP相對門檻較低,但實際情況卻需謹慎規劃。拿到EP後,續簽較為順利,但是否真的適合走PR之路,需要根據個人情況全面考慮。對於希望移民新加坡的人來說,提前進行長期、全面的規劃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