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明倫一家六口。(檔案照)
(新加坡訊)林明倫、陳邦鋆參演的新劇《孺子可教也》圍繞孩子的教育,兩人受訪時分享育兒經,林明倫透露自己大發雷霆時秒變虎爸!
《孺》的故事以本地小六會考(PSLE)為主軸,由3個家庭帶出本地家長對孩子教育的不同期望,分別有兔爸林明倫、鷹爸陳邦鋆以及羊爸張耀棟。
林明倫:「放羊式」教育孩子
育有4個孩子的林明倫表示,在現實生活中,自己傾向於兔爸和羊爸的性格。「像是老大(18歲)、老二(16歲)和老三(14歲),因為都長大了,所以用比較放羊式的教育方法,相信他們懂得分辨是非對錯,讓他們自己去摸索,我們從旁協助。老么(10歲)因為還小,也比較會鬧情緒,需要有耐心去跟他解釋,所以完全需要用兔爸的方式去教。」
「不過在某些情況之下,我有時還是會變成鷹爸……當我大發雷霆時,別說是鷹爸了,虎爸都會出來!」
什麼情況下會變成虎爸呢?林明倫說:「孩子屢教不聽、懶散、不禮貌和不尊敬的態度,都會惹惱我。不過他們很少會讓我變成虎爸,基本上都蠻乖、蠻懂事的。」
林明倫也分享4個孩子讓他較為操心和驕傲的事情。「老大是女兒,會開始操心她的感情狀況,但她特別懂事也很敬老尊賢;老二是個宅男,不過當我有需要時,他會樂意幫我,也會懂得關心家裡的事;老三很好玩,喜歡橫衝直撞,但也還算乖巧。至於老么,還在鬧情緒,不過也很可愛,時不時都會畫一張卡送我,可以讓我多享受幾年家裡有小朋友的感覺。」

陳邦鋆贊龐蕾馨是賢內助,所以自己並不需要太操心孩子。(檔案照)
陳邦鋆:性格像羊爸
陳邦鋆表示劇里的孩子與自己的孩子相差兩三歲,所以讓他提前「預習」接下來會碰到的壓力。
「小六離校考試在新加坡是一個很重要的會考,所以我需要開始考慮小孩從小學銜接中學時怎麼辦?要不要讓孩子從台灣回來念中學?如果要的話,需要做什麼準備?過程中小孩會面對怎樣的壓力?」
戲裡陳邦鋆把孩子的課業看得非常重,但他本身的性格更傾向於羊爸。他說:「對我而言課業其實沒那麼重要,只要跟得上基本課業就夠了,其他時間孩子可以去找尋自己真正喜歡做的東西。」
陳邦鋆的兒子目前八歲、女兒六歲。「他們已經很有自己的想法了,可以站得住腳跟我們『吵架』,也蠻調皮的,但不至於沒禮貌,因為我們會讓他們了解社會上的邏輯和規則,比如做錯了就必須全權負責等。」
當被問到孩子讓自己比較操心的地方時,陳邦鋆大讚因為有賢內助龐蕾馨,所以自己並不需要太操心。

張耀棟新劇再演爸爸。(取自網絡)
張耀棟想有兩三個孩子
雖然不是人父,但這已不是張耀棟第一次飾演爸爸。他坦言,這回的挑戰反而是來自劇中與兩個孩子的對手戲。
「他們是第一次演戲,需要去跟他們培養感情和默契,教導他們在片場該注意的一些細節,不過基本上整個拍攝過程還是很愉快的。」
當被問到自己是否想當爸爸時,已是「熟男」的張耀棟表示想。「我也很喜歡小孩,如果能有兩三個孩子就會很滿足了。感覺上我會是個羊爸,因為我不想給小孩太大壓力,希望他們可以通過生活去摸索和成長。」
圖/文:取自《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