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開發學生創意及想像力,
新加坡更多學校設自由活動時段!
新加坡有些學校規劃出特定的一天,或安排特定的空間,讓學生髮掘興趣和潛能。有些學校則延長休息時間,讓學生決定如何利用這個時段。
這些「非正式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興趣,這包括設定特定時段或主題,讓學生決定所要進行的活動,以便從自主學習中培養樂趣,發揮創意。

主管中小學方面的教育部長黃志明曾在新校長委任儀式上致辭時說:
「 創新是新加坡持續發展和邁向成功的關鍵,他鼓勵學校有意識地開發學生的創新潛能,騰出一些空間,讓學生自由探索,好讓想像力和創造力萌芽。
鍛鍊領導才能和自主能力
新加坡公教中學從前年中開始,將每天半小時休息時間延長至50分鐘。學校決定延長休息時間,並讓四個年級的1000多名學生同時休息,是因有家長和學生反映,半小時難有共同時間進行學習討論。
學校後來在學生理事會建議下,也允許學生借用運動器材,趁休息時打籃球、丟飛盤(frisbee)或玩桌上足球。

另有些學校規劃出特定的一天,或安排特定的空間,讓學生髮掘興趣和潛能。
小四生林同學(10歲)按教師定下的「學校假期」主題,憑他與父母同游日本的記憶,創造出一個日本寺廟造型。
「我喜歡塑造讓我印象深刻的東西。自由玩樂高,能讓我放鬆心情。」
丹絨加東女校則從三年前起,每周二早晨設定1小時20分鐘的「學生時間」,讓學生自學、為演出彩排、召開討論會,或進行學術或非學術活動。
校長黃藝敏說,校方之前觀察到,不少學生自發提前到學校,趁升旗禮前一起練習歌唱或體育項目:
「我們意識到,學生主導的非正式學習空間有重要的意義,可讓他們的領導才能和自主能力,在一個更真實的情景下獲得鍛鍊。」
適度「放羊吃草」 讓學生自己規劃時間
學生如果不懂得善加利用自由時間,是否會造成他們無所事事?受訪學校認為,應該信任學生,適度地「放羊吃草」,讓他們學會規劃時間,管理自己的事務。
對於公教中學延長休息時間,校長蘇麗玲說,校方起初躊躇是否應「放手」,讓學生決定如何利用這個時段。
「我認為應對學生有信心。大多數學生懂得善用時間,一旦這形成一種風氣,其餘的學生也會效仿。學生應明白,不是每樣事情都要靠別人為他們安排,自己應當學會做決定及規劃時間。」
公教中學食堂只容得下全校一半的學生,校方起初擔心,共同休息時間會引發攤位前大排長龍,但事實證明,學生會相互配合,自行錯開用餐時段。
蘇麗玲坦言,有少數高年級生會躲進圖書館玩手機,學校雖不鼓勵,但也不干涉。她認為,學校也不宜急於判定學生選擇的活動是否浪費時間,而一些學生或許也需要利用這個空檔休息。

對許多丹絨加東女校的學生來說,每周二的「學生時間」是與同學探索共同興趣及合作的好機會。參加舞蹈學會的中四生黃文曦(15歲)會趁這段時間和同學一起練舞。
「合作和討論過程中,我們常碰撞出新點子。我們也會趁這時候舉行非正式演出,也有更多機會和不同年級的同學交流。」
學校主張讓孩童從有意義玩樂中學習
偉源小學(West Spring Primary)自2014年開辦以來,就在每周四上課前安排約10分鐘,讓學生在課室里玩樂高。
活動沒有既定形式。有些教師放任學生自由創造;有的讓學生按題發揮,以積木堆砌造型。除了樂高,高年級生也逐步接觸七巧板拼圖(Tangram)及拼字遊戲等,校方鼓勵教師利用這個時間同學生溝通,加強師生關係。
對於給小學生自由時間玩樂高,偉源小學校長潘瑞玲說,學校主張讓孩童從有意義的玩樂中學習,她相信,這類探索空間有助培養靈活思維,鍛鍊解決問題的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