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雞尾酒的朋友們都不難了解到,新加坡作為一個新生國家,已經快速躍進了雞尾酒「已開發國家」的行列 - 和上海、香港一起常年霸榜亞洲Top 50酒吧榜單。在出國留學的朋友都經常感慨班裡的新加坡人總是聰明學習好的同時,我們也感慨,為什麼他們連雞尾酒行業也發展這麼快呢?

首先說說風格吧,如果是倫敦和紐約是雞尾酒的經典之都(很多經典的雞尾酒都在這些最早的大都市誕生),洛杉磯和三番市則是格外注重配料的享受派,新加坡作為新興的雞尾酒之都,又是什麼調性呢?

快整整一個世紀以來,在大眾的心裡,新加坡對於雞尾酒界最大的貢獻莫過於新加坡司令(Gin Sling)了。這款酒誕生於歷史悠久的新加坡來福士酒店的Long Bar。然而在2011年,隨著28 Hong Kong Street(香港街28號,酒吧名)的開業,新加坡的雞尾酒界誕生了新的生機。

傳說中的新加坡司令~
2011年前的新加坡就像現在的中國大部分地方一樣,經常會有人對本地人對酒飲升級趨勢表示的牴觸而感到失望,事實上大部分的東南亞國家也都是一樣。大家想喝酒了就來一罐本地啤酒,哪會願意為不便宜的雞尾酒付錢。然而本質上,這並不是我們亞洲人民不願意為消費升級付錢的問題,更多是因為市場上還沒有足夠優秀的產品、調酒師、精緻的配套服務等。

久負盛名的坡島酒吧:28 Hong Kong Street
那時夜店仍是人們心中出門喝酒的首選地址,主賣高端的伏特加和香檳(是不是讓你聯想到了我朝現狀?)。在此不得不佩服最先在新加坡堅持做雞尾酒吧的老闆們,不同於中國,新加坡對酒類產品賦予重稅,再加上國內對雞尾酒類酒品需求不高,這些初代老闆們不得不自己當起了進口商,自己給自己的酒吧進口酒品。

之前被網友扒到,在新加坡商店裡面買到的Glenfiddich威士忌的價格比免稅的兩倍還多,可見酒類稅金之重
這間28 Hong Kong Street終究創造了歷史,在大眾整體對雞尾酒認知低下的環境里,自行從國外進口高質量的烈酒,並以合理的價格出售雞尾酒。這樣的產品,比起夜店動輒上千上萬的整瓶伏特加、香檳,確實是更加好喝,也不會讓消費者覺得每次出門喝酒都要付出「血的代價」。新加坡成為雞尾酒行業翹楚的歷史,由此書寫。

著名的新加坡酒吧一條街:Clarke Quay克拉碼頭
更有趣的是,對比紐約、倫敦這些老牌大都市,長達數百年的雞尾酒行業歷史,新加坡的雞尾酒行業從28 Hong Kong Street開始,到產生了一系列的優質酒吧,只有短短的五年時間。這與新加坡多元文化碰撞的獨特環境,密不可分:在新加坡生活著華人、馬來人、印度人、西方人等等。這些文化的碰撞都反映在了新加坡雞尾酒品的設計里。

新加坡的多元種族社會
這樣多元的文化,加上新加坡人絕對努力的特質(看看新加坡競爭極度激烈的教育系統就知道了),大概就是新加坡酒飲文化高速發展的原因了吧。
新加坡人也不乏創意 - 各位調酒師都來自完全不同的背景,同時又積極的融入本地文化和喜好。在這過程中,不乏打破常規的例子。這裡小編也推薦兩間有趣的酒吧:
1
Neon Pigeon
Neon Pigeon是一家日式居酒屋風格的酒吧,在此風格上又融入了非常多的東南亞本地元素,推薦大家在新加坡的時候一定要去看看喲。

推薦一款賣的最好的雞尾酒:Drop It。這款酒在伏特加基酒的基礎上,還加入了有椰子風味的清酒,正像這家店本身,是多元風格的結合體。
2
Chupitos Shots Bar
這間酒吧就如他的名字一樣,主打小杯烈酒 - shots,非常適合各位夜店黨蹦迪先先來喝個半醉。酒單也充滿了趣味性,分為四個類型:Fruity果味,Yummy好喝,Dare勇氣,和Deadly包醉。

如果你特別能喝,還可以考慮參加他們的半小時挑戰:半小時內喝掉12唄小杯酒shots。如果你能成功,還能進入這間酒吧的名譽之牆 - Wall of Fame。

不要猶豫,帶上你戰鬥力最強的朋友赴宴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