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落在峇厘島僻靜村莊中的度假村,讓住客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網際網路)
作者 劉智澎
蟻粉在疫後出國旅遊,是不是依然習慣把每日行程排得滿滿的?
紅螞蟻光是想想就心累,這種「打卡式」的旅遊方式還是留給精力充沛的Z世代吧。
如果你和紅螞蟻一樣不想舟車勞頓,又還沒找到靈感,不妨參考一下旅遊網站Expedia的2023年旅遊趨勢報告所提供的一些有趣建議。
不再追著景點跑
一場大流行病,讓都市人比過去任何時候更注重自己的健康。
比起追著景點跑,人們現在更渴望停下腳步,沉澱心靈。養生旅遊蔚然成風,正好符合這股旅遊新趨勢。
來看看非盈利機構全球養生研究院如何定義「養生旅遊」:
「讓人得以保持或增強健康的旅行」
該研究院預計,隨著全球走出疫情,到了2025年,養生旅遊市場有望增長約四成,達1.13萬億美元。
練瑜伽、水療spa、靜坐冥想、斷食瘦身……聽起來是不是你的那杯茶?

養生旅遊蔚然成風,出國冥想練瑜伽也是放鬆身心的另一方式。(網際網路)
旅遊趨勢報告也指出,人們今後將不介意付出更多時間和金錢,前往一些較冷門的目的地,例如挪威的森林,以及斯里蘭卡的僻靜山區,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徹底放鬆和充電。

在挪威的森林住一晚,如何?(網際網路)
紅螞蟻聽說,一些坐落在深山中的度假村,甚至會要求住客關掉手機和電腦,拋下一切俗物,全情投入。(這對旅遊時仍心系工作的新加坡人來說,應該是一種健康的折磨,或是「必要的惡」吧?)
說到養生勝地,當然少不了千島之國最著名的島嶼峇厘島。

在峇厘島觀賞日出,還能感受濃郁的異國風情。(法新社)
瀰漫著濃郁異國風情、依山傍水的度假村除了為住客準備健康飲食,也提供各式各樣的水療按摩,以及各種讓都市人在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中「腳踏實地」,讓身體與靈魂重新歸位的各種活動。
難怪峇厘島會成為新加坡人今年的旅遊首選!
據福布斯介紹,地處中東的杜拜也趕來分一杯羹。
據悉,當地正在打造由內到外都以養生為主的SIRO酒店概念。酒店將藉助尖端科技,幫助客人改善睡眠。房間內的每一寸細節設計都旨在幫助入住客人每晚毫無壓力地睡個好覺,起床後精神抖擻。

杜拜正在打造由內到外都以養生為主的SIRO酒店,藉助尖端科技幫助客人改善睡眠。(構想圖)
走出房門,酒店內能輕鬆進行冷凍療法、紅外線療法,或去氧吧吸吸氧。
想做個物理治療、針灸、拉伸、呼吸、冥想、靜坐,隨時也有專人協助。就連每一口食物的味道和營養,都旨在改善客人的體質與心理健康。
在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城市外的一處養生勝地,是全球許多建築師、企業家、金融家和富豪放假時,喜歡前去「重置身體機能」的地方。

在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城市外的這家診所,客人須進行連續七天的斷食,以減少體內炎症。(網際網路)
在這個已成立35年的診所內,非富即貴的客人會進行連續七天的斷食,每天平均只進食650卡路里。正常卡路里是每天2000卡(女性)至2500卡(男性)。
這麼做是為了讓腸道細菌有時間休憩、細胞和肝臟能再生,並減少人體內的炎症。
這些人放完假回來,絕對能一臉容光煥發。
追劇追到外國去
蟻粉們下班後,是不是每晚追劇追得如痴如醉?
看了Netflix劇集《艾蜜莉在巴黎》(Emily in Paris),就想去巴黎;看了歷史劇《王冠》(The Crown),又想去英國?

Netflix劇集《艾蜜莉在巴黎》在全球引起追看熱潮,也帶動了法國旅遊業。(Netflix)
報告指出,串流影視劇集今年首次超越社交媒體,成為最多人選擇旅遊目的地時的靈感來源。
66%的受訪者會在看了相關電影或劇集後,考慮前往拍攝地點旅遊,感受劇中角色所看、所吃和所玩的。
在濟州島實地拍攝的韓劇《我們的藍調時光》,就使濟州島一躍成為哈韓族「朝聖」的熱門景點。
近年也有越來越多女性遊客「入戲太深」,遠赴韓國尋「歐巴」(哥哥)!

《我們的藍調時光》劇迷們去了濟州島,有沒有找到「歐巴」李秉憲呢?(Netflix)
說到韓劇效應,其實《小婦人》去年6月也曾來新加坡取景。當時的拍攝地點如富麗敦一號、羅敏申路和亞洲文明博物館,都引起粉絲和遊客的好奇。
以新加坡為故事背景的好萊塢電影《瘋狂富豪》(Crazy Rich Asians)在2018年更是引起一股訪新熱潮。
數據顯示,電影上映期間,新加坡在美國谷歌網站上的搜尋熱度激增超過兩倍,在旅遊網站Orbitz也取得110%的漲幅。
鏡頭下的樟宜機場、萊佛士酒店、紐頓小販中心、牛車水和濱海灣花園,成為我國旅遊業最響亮的招牌。許多外國人看了電影,都想來新加坡當一次「富豪」。
新加坡旅遊局和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這個月就宣布推出1000萬元的「光影新加坡基金」(Singapore On-screen Fund),吸引國際媒體公司來新加坡拍攝電影和電視節目,讓更多人認識新加坡的不同面貌。
我國貿工部兼文化、社區及青年部政務部長陳聖輝說:
「我們希望讓世界各地的觀眾接觸到更多以新加坡為主題的娛樂節目,這樣他們在挑選下個旅遊目的地時,會最先想到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