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泰銘在社媒饒舌潮州歌。
傳承潮語文化,有別於周初明教潮語,潮州人陳泰銘在社媒繞舌潮州歌!
笑說要與時代接軌,陳泰銘早在2020年已登上TikTok,但用說唱形式饒舌潮州歌,卻是去年8月才開始的事。
較之初明教人說潮語單詞,泰銘則以饒舌方式宣導潮語文化,他受訪告訴《新明日報》:至今「饒」了18首潮州歌,都是個人創作。
泰銘在TikTok饒舌的潮州歌,每每一開口就是:「我是潮州人,潮州人甲己人(自己人)……」
潮州話發音像糯米,軟膩柔和,聲韻與音階稍高,聽上去悅耳輕快,泰銘表示,他創作潮州繞舌歌的原意,是讓年輕一輩吸取潮語發音技巧,也讓老人家開心。
「像我兒子雖然會聽潮州話,但不太會講,我希望通過饒舌潮州歌,讓潮語文化傳承下去。」

我希望通過饒舌潮州歌,讓潮語文化傳承下去。
他笑說,若年輕人能與長者用他們熟悉的方言溝通,更能促進祖孫情。
泰銘耳聞時下好些年輕人原先不諳華語,因為深愛華語流行歌曲,唱著唱著,說起華語也逐漸上手,流行文化帶來的耳濡目染不容小覷。
而泰銘哼的潮州饒舌歌絕對屬於「新加坡風味」,除了潮語、間中也夾帶華語、英語甚至馬來話,「一首饒舌歌大概30至40秒,平均35秒,透過饒舌歌也推介潮語文法。」
「你有發現嗎?潮州話與華語文法有時是倒過來的:像華語說『母雞』、潮語是『雞母』;『颱風』潮語則說『風台』……」他笑說「吃這個單詞在潮語也很好用,一般是『吃飯』、然後『吃水』、『吃風』,都在吃。」
王沙曾賜他二字箴言
泰銘憶述多年前有幸因機緣,在東海岸活動上見到偶像王沙叔叔,當時他以潮語跟王沙叔溝通,潮州人說起籍貫家鄉話分外親切,王沙叔還說有機會帶泰銘去中國交流……並賜了他在娛樂圈二字箴言:「充實」,泰銘銘記至今。
「充實自己,我堅信活到老學到老。」泰銘自小會唱潮劇,創作饒舌潮語歌不難,但也必須絞盡心思,記者笑問他什麼時候邀請同是潮州人的星妻陳莉萍也來「饒」一下,他笑說:「請過了,不過她說要看mood(心情)。」
泰銘猶記得今年春節人日,他創作了饒舌潮州歌,細數人日七樣菜,正在家中背誦歌詞時,莉萍正好在廚房烹煮人日七樣菜,真是夫「唱」婦「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