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起,所有公立大學評估理工學院畢業生的入學申請時,不再硬性地把O水準成績納入考量,而是以申請者在理工學院考取的平均分(GPA)為主要評估標準。
這項調整將讓「晚開竅」,或升上理工學院後才考取好成績的學生,有更好的升學和發展機會。這樣不會因為早前O水準成績欠佳,而導致升學途徑受影響。
目前,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在評估理工畢業的申請者時,依舊採用理工學院平均分占80%、O水準成績占20%的大學入學分(University Admission Score)為評估標準。

新加坡國立大學
至於沒有O水準證書的理工畢業生,這兩所大學主要會考慮他們在理工學院考取的平均分。
另四所公立大學沒有硬性規定必須將O水準成績納入考量。
如今,升上理工學院的學生當中,已有近25%並非通過O水準途徑,大學也已開始採取「能力導向收生」(aptitude-based admission)活動。
因此教育部決定2020年起取消將O水準成績算入大學入學分的做法,將讓所有公立大學評估理工畢業生的標準更加規範化。

雖說「不再硬性地把O水準成績納入考量」,在評估學生是否適合某一項課程時,所有大學仍能要求學生提呈同該課程有關的O水準科目成績,以衡量學生能夠應付課程。
同學們切不可忽視O水準應有的重要性!
近些年來,專門針對Poly畢業生的新加坡理工大學(SIT)正式成立了,這些學生們如果專業對口,GPA基本上3.0或以上,面試通過,則只需花2-3年就能拿到一個政府大學的文憑。
在Poly,只要你保持優秀的GPA就能夠申請大學,對於語言水平相對有差距的國際學生來說,Poly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今後,理工學院階段的平均分將會相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