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urce from Sina)
對於中華文化背景的家長們來說,孩子的教育是頭等大事。
古人曰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父母心頭的頭等大事除了孩子終身大事,那就是能讓孩子上一個世界名校,

(Source from Baidu)
中國的清華北大,世界的哈佛劍橋,這些著名的學府,已經成為了家長們趨之若鶩的理想學府,自己的孩子能夠從其中一所大學畢業,那就是前世修來的多大的福氣!
不過現實是很殘酷的!世界從來每有公平可論。
中國高考報名人數在2019 年達到1031萬人,其中不含高職擴招補報名人數,比2018 年增加56萬人.
想要從這數目中脫穎而出上清華北大都是難事,更何況想擠上劍橋哈佛這些世界一留名校。
所以很多家長們都在尋求捷徑,嘗試用各別的方式或者教育途徑,來讓自己的子女們能爭取上一所好大學。

這其中把孩子送去新加坡讀書,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並且近幾年來這種趨勢還越來越火爆。
那麼把孩子送去新加坡讀書,上名校的幾率會比國內直接上清華北大等學府高多少呢?

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在全球的排名和超過或同等於北大清華。

新加坡每一屆學生 A 水準相當於中國高考人數在一萬多左右。 2019 YearA 水準人數為 13,042 學生。
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每年在本地招生超過一萬個,所以每屆至少有25%以上的學生有機會可以進入這兩所大學。

對比一下,中國每年通過高考進入北大清華的全國平均機率只有0.1%,差了N 多倍!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0.1%的機率是全國所有地區的平均機率,中國教育資源分配的地區差異性很大,北京考生進入北大清華的機率是1%,江蘇、山東、廣東等省份的考生考上北大清華的機率只有0.04%,他/她們考上北大清華的難度是北京考生的 N多倍
(見下圖中全國各省份/直轄市每一萬名考生中進入北大清華的人數對比)!

(Source from Baidu)
這就像以前考狀元一樣。

除了國大和南洋理工之外,新加坡還有四所大學
(新加坡管理大學 SMU,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 SUTD,新加坡理工大學 SIT,新躍社科大學 SUSS)
這四所大學的教學質量和國際化程度都非常高,比如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Singapo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 SUTD)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深度合作,學校教職工由麻省理工代為面試、招聘,所有教職工在授課之前會在麻省理工學院進行1年的培訓。

(Source from ST times)
印尼總統兒子就讀SUSS畢業於10Month2019Year
同時與麻省理工學院在學科建設,本科生交流,SUTD-MIT雙碩士培養,以及SUTD-MIT聯合博士後等有著全方面合作。
新加坡的教育體系和歐美的大學無縫兼容,主要為以雙語教課,華語也沒落下。英文為主語。
新加坡讀書的學生可以憑藉O水準或A水準的成績直接申請歐洲、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大學。

根據英國劍橋大學公布的數據(link:中國留學生,新加坡留學生),

UG - 本科生
2018-2019 學年本科階段來自中國的留學生為458人,來自新加坡的留學生為274人。
雖然劍橋大學中國本科留學生的數量是新加坡本科留學生數量的1.6倍,但中國每屆高考學生人數約為八位數,而新加坡高考A水準每屆人數只有約五位數,中國的學生基數是新加坡的1000倍。
這主要是中國的目前教育還是不能滿足需求?
我們對比了一下才知道新加坡和中國讀書申請國際著名大學的難易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