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OHA的創新,不在局限在新加坡本地,而是開始延伸到中國、泰國這些亞洲國家。
從深圳的自然景觀和山地公園中汲取靈感,設計有12個7層高的「天空山」,連接三個圍繞集中核心的辦公大樓。
萬科雲城(在建)

這些山丘也作為塔樓的避難所和電梯轉移樓層,提供託兒等設施。


大型內部中庭,帶有層疊的空中花園和種植的瀑布山谷,山丘是自然通風的室外空間,不受風雨影響。


在很多項目中,「垂直綠化」只存在於效果圖中,但WOHA真正將這一主題玩到了極致。
聯合創始人Richard Hassell說:「我媽媽是微生物學家,我爸爸是植物學家和地質學家。WOHA建築事務所的聯合創始人,Wong Mun Summ的父親曾在新加坡萊佛士學院擔任實驗室助理。Summ實際上幫助他的父親為該機構的自然歷史收藏收集標本。」
建築跟自然最緊密的關係,就是將它融入進來。那麼建築就不只是居住的機器,也是生態、氣候、景觀的綜合體。三亞半山半島洲際酒店也是這樣的項目。
三亞半山半島洲際酒店

所有的綠色庭園及植栽被仔細安排在密集的幾何布局中,在海南島上塑造出一幅綠色的自然與人工織毯。


考慮當地所在的熱帶氣候,圍繞著花園主題,在無數個「水的花園」、熱帶花園和屋頂花園,起到了調節微氣候的作用。



為了進一步減少熱負荷,WOHA還設計除了極具創意的遮陽設施,使得內外都很有視覺效果。



Kampung Admiralty 海軍部村莊是新加坡首個綜合公共開發項目,將公共設施和服務融為一體。
Kampung Admiralty

傳統方法是讓每個政府機構分割出他們自己的土地,從而形成幾個獨立的建築物。該項目採用分層的「三明治」方法。設計了一個「垂直村落」,下層為人民廣場,中層為醫療中心,社區公園為上層的老年人提供公寓。



人民廣場是一個完全公共的環境,設計為社區起居室,公眾可以參加有組織的活動,參加本季的慶祝活動,購物或在第二層的販賣中心吃飯。


WOHA的設計中力求體現出可感知的關懷。
Enabling Village 這是WOHA事務所為殘障人士設計的一個綜合服務中心,為殘障人事提供職業培訓和就業配對等服務。項目以原有的建築為基礎,進行功能改造,並重點加強通用設計和立面設計。
Enabling Village


戶外利用高差建設了台階戶外教室舞台,形成一個戶外聚集活動的中心區域,台階也同時是殘疾人的坡道。



WOHA還提出了大膽的城市猜想,早在2009年新加坡設計周上,他們就公布了一個未來規劃「建築設計師拯救世界,並為數百萬人帶來歡樂」。整個設計以科幻的方式編撰在一份名為「Strange Times」的報紙里。

他們以科幻效果圖的形式,描繪了新加坡的2050時代。整體方案由四部分組成:太陽城、潮汐灣、東海岸公園綠地以及裕廊大農場。
太陽城是新加坡最大的居住供電廠,也是最成功的能源收集地,能夠從周圍100平方千米的區域中收集太陽能。

潮汐灣,集合堤壩、發電廠以及高密度住宅開發區為一體。它位於Poyan水庫,也發揮著潮汐湖的作用。

東海岸公園綠地將建造高密度的休閒和住宅設施。超過30萬的新加坡居民將居住在這裡。

裕廊大農場是國家的工業和營養中心,並且其中的一部分也作為農業度假地。

WOHA這麼跟外界說:「我們把上千個很小的居住單元放在一個高層聚落里,並不是通過常規的垂直交通工具上下,而是通過所謂的天街,那裡每條街都只有十層,你可以走上走下到不同樓層,就像傳統的尺度一樣。在街道之間,我們有懸掛的花園與袖珍花園。」
WOHA對於傳統的建築界,又是另一種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