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榜鵝不僅是漁村,還擁有我國首個動物園,建屋發展局本月將推出兩個預購組屋項目,將榜鵝豐富的歷史特色融入鄰里設計。

建屋局昨天(9月1日)發表文告,宣布本月將在榜鵝尾瀕水區推出Punggol Point Crown和第二階段的Punggol Point Cove預購組屋項目,從二房式靈活單位到五房式單位,共有2724個供申購,預計2024年竣工。

建屋局去年8月已在榜鵝尾區推出Punggol Point Woods和第一階段的Punggol Point Cove預購組屋項目,共2112個單位的訂購率達98%,料在2023年建好。
共有1545個單位的Punggol Point Crown預購組屋項目,設計靈感來自早期的榜鵝動物園,將以海岸線、熱帶雨林等自然生態主題劃分為五大區塊,展現動植物和諧共存的地理面貌。
首次打造文化遺產步道
1928年至1942年間,動物收藏家巴薩帕在榜鵝海邊獨立經營一個11公頃大的動物園,飼養多達200隻動物和2000隻鳥兒,成為新加坡首個公共動物園。
為了讓更多國人熟悉這段歷史,新項目首次打造穿梭於全區的文化遺產步道(heritage walk),介紹榜鵝動物園的趣味知識、飼養過的動物等。

沿海而建的第二階段Punggol Point Cove則有1179個單位,將展現昔日榜鵝從漁村到漁港的甘榜面貌。組屋設計融入漁網、波浪等元素,形成獨特的波浪狀建築。
每座組屋都設有後院,而且10樓處將以多道空中天橋相互連接,讓居民有更多互動空間。組屋也以梯田式建築風格建造,確保更多單位能享有海景。

榜鵝市鎮被規劃為11區,其中七個為瀕水區,榜鵝尾區是第五個。建屋局將把榜鵝尾區打造成「綠色歷史文化區」,在充滿懷舊氛圍和綠意盎然的環境中帶出此區的歷史特色。
為了記載舊時榜鵝有不少農夫以畜牧為生,原為舊榜鵝路的路段也將建成1.5公里長的文化歷史走道,銜接榜鵝水道和榜鵝碼頭。Punggol Point Woods和Punggol Point Crown兩個項目都將毗鄰這條文化歷史走道,居民可隨時欣賞走道風景。

60年代常去榜鵝探望朋友的黃沐保(73歲)受訪時憶述,以前榜鵝處處可見農場、魚池,如今卻已不復存在。去年他聽說新的預購組屋將重點再現榜鵝的甘榜人情,決定在Punggol Point Cove買下一個三房式單位,期待將來邀請老同學舊地重遊。
「雖然我和老同學們已經各奔東西,但我們每年都有聚會,希望以後能邀請他們來榜鵝敘舊聊天,平日我也可以跟孫子講述以前在榜鵝的生活。」
本輪組屋銷售活動詳情將在稍後公布。購買新組屋和轉售組屋的首次購屋者將可獲得更多援助,因此原定上個月展開的銷售活動延至本月,政府將在本月公布詳情。
榜鵝新預購組屋項目將再現早年榜鵝動物園的特點,以作為保留新加坡文化遺產的一部分,讓榜鵝恢復昔日的風采。
榜鵝動物園主人巴薩帕(W.L.S. Basapa)的孫子勞倫斯(73歲)受訪時指出,他非常欣賞我國為保留和體現國家「靈魂」所做的努力,這也能讓更多國人理解不是所有外來移民都只把新加坡視為跳板。「他們當中有許多人,包括我祖父在內,曾為新加坡的發展作出貢獻。」

巴薩帕與孟加拉虎「阿帕伊」的合影,阿帕伊常跟著主人在住家附近走動。
早在1920年,巴薩帕在位於實龍崗路上段的住家內,開始收集不同種類的動物和鳥兒,創辦私人動物園。動物園在1928年遷至榜鵝海邊,入門費為4角錢,學生可獲得高達75%的優惠。
在動物園開設的14年間,巴薩帕常與其他國家的動物園交換動物,例如在1937年,他從澳大利亞引進一頭黑豹,後來還有海豹、單峰駝、黑天鵝和小馬等。
不過,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前,英國殖民地政府要求巴薩帕在24小時內將所有動物和鳥類撤走。由於時間緊迫,他無法挽救所有動物,隔年鬱鬱而終。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到訪
勞倫斯說,他在動物園摧毀三年之後出世,不曾見過動物園的原貌,卻從父母和其他親戚那裡打聽到不少趣味歷史。
例如在1922年,科學家愛因斯坦為耶路撒冷一所希伯來文大學籌款而前來新加坡時,相信曾參觀巴薩帕的動物園。他當時還向媒體表示,園裡所見令他印象深刻。

科學家愛因斯坦曾在1922年到訪新加坡。
此外,巴薩帕曾飼養一隻名為「阿帕伊」(Apay)的孟加拉虎,常跟隨著他在住家附近走動,但家人之後也不清楚阿帕伊的下落。
如今,勞倫斯常會到榜鵝一帶散步和騎腳踏車。他指出,得知Punggol Point Crown預購組屋項目將展現動物園的特點,令他和家人深感榮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