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蘭「應節安哥」再出擊,配合新加坡開埠200年,這次全家總動員,精心打造栩栩如生的獅子和桑尼拉烏他瑪(Sang Nila Utama)的塑像迎接國慶日。
10多年來,「應節安哥」陳孔達(59歲,裝修商)逢年過節都會為兀蘭13街第178座及179座組屋換上新裝。
今年配合開埠200周年,他自掏腰包從國外定製一獅一人像,以及四幅碩大的地圖,將新加坡過去200年的重要歷史事跡重現居民眼前。

陳孔達受訪時說,該人像是將新加坡命名為「獅城」的蘇門答臘巨港王子桑尼拉烏他瑪的塑像,與之對視的是一頭獅子,身旁還立著幾棵高聳的椰樹。
王子和獅子腳下是四幅巨型地圖組成的小舞台,每張地圖代表新加坡每50年的變遷。陳孔達用照片追溯歷史,例如萊佛士在1819年登陸新加坡、1965年建國總理李光耀宣布新加坡獨立,一直到星耀樟宜的落成。
這座高約4.5米的裝飾是陳孔達一整個月的心血,前天(8月4日)終於大功告成,當天晚上7時到10時左右還亮燈點綴,吸引不少居民駐足拍照。

住在對面組屋的居民鄭錦添(49歲,銷售人員)和一對兒女路過時自拍留念,他五六年來每逢過節,都會帶孩子來參觀拍照。
「大家都知道這名熱心的阿叔,節日前都可以看到他在敲敲打打,非常有心思,為社區增添不少色彩!」
兒助印製地圖 妻為「王子」縫衣服
籌備一個多月,兒子幫忙準備四張新加坡在不同年代的地圖,妻子為「王子」縫製服裝。
陳孔達說,他每天花三至四個小時籌備這次的國慶裝飾,他的妻子和兒子也幫了不少忙,全家出動以點綴社區的方式迎國慶。

「由於這次的設計關乎200年來的歷史,所以在找圖片、資料上有些難度,幸好有我兒子幫忙,用電腦剪剪貼貼,終於印製出這四個大地圖。」陳孔達的妻子也在桑尼拉烏他瑪的塑像上下了不少功夫,「王子」身上的衣物,都是他的妻子一針一線縫製出來的,除了使用不同顏色的布料,還繡上金邊,手工精巧細緻。
陳孔達也在裝飾的四周插上10多支國慶旗幟,配上組屋各處的彩旗、燈飾及花朵,整個社區瀰漫著濃厚的國慶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