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定終身,是大部分家長和學生的想法,特別是高考之後,對於沒有發揮好的學生來說,整個家庭都會有點迷茫無措。
復讀 or 進入社會
都不是好選擇,那還有機會上大學嗎?小文想這應該是所有家長的心聲了。
肯定有,低門檻、高含金量 | 新加坡科廷大學VS詹姆斯庫克,誰更適合你?這篇文章給了你答案。

也許有家長會說,這都是私立啊,雖然也受到中國教育部認可,但我還是想讓孩子上公立。
那小文只能說抱歉,因為新加坡的公立大學最低也要中國的高考達到985/211的水準,才有機會報考。
這麼難嗎?
是的,因為新加坡也要篩選優秀的學生。
中國競爭太大了,考得好都有可能掛擋。
是的,今年中國1300多萬的高考生,創了歷史新高,而新加坡往年也僅有2萬左右的考生。
這麼少,那這些孩子一般都能入讀什麼學校呢?
基本都是國大、南大、或者哈佛耶魯等知名大學
這麼好的學
是的,因為學生少,又是精英教育,只要學生省心好學了,基本都會考一個很不錯的大學。而且他們有一點也比較好,那就是成績兩年有效,且以每科最好的成績去申請學校,哪怕孩子今年有一兩門沒考好,第二年只要提升這兩門成績就可以,各科都優秀了,頂尖學府的大門,自然就為孩子們敞開了。
哇,這麼好,那他們的高中怎麼上呢?我家還有個老二,今年4年級
四年級嗎?那更好了,這個階段有難度更小的途徑,小文給您詳細講解。
相信有相關疑問的家長都想知道怎麼規劃留學更容易上好大學,那接下來的內容一定要仔細看哦~
為什麼說4年級最容易
原因有以下四點:
考試難度小
報考優勢大
學校選擇多
還能拿綠卡
考試難度小
小學階段報考新加坡政府學校,只考數學和英語兩門課程,且數學的難度相對於國內來說較小,對於孩子來說唯一的要求就是讀懂題就可以。
英語考的是CEQ少兒劍橋英文考試,考聽、書、讀、寫,只要各項都達標,就可以保證孩子順利容入新加坡的純英文環境。

報考優勢大
4年級就要實行科目分班了,科目分班制度,正是為了更好地實現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通過這一機制,學校能夠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和需求,提供個性化的教育支持,幫助他們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和能力,最大限度地激發和發揮各自的潛能。
科目分班制度允許學生在課程學習上做出更為靈活的選擇,使他們能夠根據自己的特長來挑選合適的課程。例如,一個學生在英語和母語方面表現出色,而在數學和科學方面則需要額外的輔導。在這種情況下,他可以選擇普通課程來進一步發展英語和母語的優勢,同時選擇基礎課程來鞏固和提升數學和科學的學習基礎。這樣的安排使得學生能夠專注於自己擅長的領域,並最大化地發掘和利用其在英語和母語方面的潛力,同時為數學和科學等較弱的科目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新加坡,學生的會考成績會根據他們在小學離校考試中的表現來決定他們升入哪所中學。由於普通和基礎科目的難度和要求不同,這一差異在計算學生的會考成績時會被考慮進去。
如果學生在某些科目上表現出色,他們有機會在進入中學時選擇更高水平的課程。然而,選擇基礎科目也並不會使學生處於不利地位,相反,這可以幫助他們集中精力在這些科目上,幫助學生建立堅實的基礎,從而使他們更好地適應中學階段的學習。
學校選擇多
新加坡學校孩子小升中的時候,都要參加小六會考,且通過小六會考就可以根據成績填寫志願,比如普通中學或者IP直通車學校。
如果是普通中學,孩子將在4年後,參加O水準考試(相當於國內中考),通過考試進入初級學院。

也許有家長會說,這O水準的難度不亞於國內的中考,為啥一定要選擇新加坡的O水準,原因很簡單,國內的中考,是真的一考定終生,沒有迴旋的餘地,最終不是高中就是職中,且機會對半,對於孩子來說壓力更大。
但是O水準不一樣,O水準成績兩年有效,且以各科最高的成績用作申請,比如今年4門考的好,2門差一點,那第二年就可以主攻這兩門,再以最好的成績申請自己心儀的初級學院,這優勢是不是一下就來了呢?
再說直通車學校,只要覺得自己優秀,那志願就不能少了直通車學校,原因更簡單,因為直通車代表4年中學和兩年初級學院連讀,無需參加O水準,孩子的壓力一下就會少很多,只要重視A水準即可,再加上新加坡高考生少這樣的天然優勢,還何愁上不了頂尖大學呢?
還能拿綠卡
拿綠卡基本成了就讀新加坡政府學校的原因之一,因為拿到綠卡,不僅可以學費可以減免三分之二,還可以帶父母在新加坡永久居住。
那拿綠卡難嗎?
不難,因為這也是新加坡招納人才的計劃之一,且也是最容易的途徑。
對於4年級的孩子來說,只要就讀新加坡政府小學,且通過小六會考,中學階段,就有機會拿到綠卡,滿18周歲就可以帶父母來新加坡團圓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