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機場免稅店購買的化妝品,
在國內轉機時不能帶上飛機麼?!
最近很多國內小夥伴都跑來新加坡避寒,旅遊回國不帶點免稅產品怎麼對得起自己的機票呢


給媽咪和女票的化妝品腫麼辦?
然而根據這個小夥伴的提問,因為國內政策變更,在機場免稅店購買的液體物品(化妝品或酒水),在國內轉機時不可以帶上飛機。

要知道,以往在免稅店購買的產品,
只要用免稅店密封袋裝好並附有小票,
是可以在國內轉機時帶上飛機的。

現在不可以了?!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
紅領巾決定考證一下這件事,

給爹地和男票的洋酒腫麼辦?
01
考證一:樟宜機場親測
紅領巾特意買了張機票決定去機場「以身試法」……






呵呵,別告訴我你信了,紅領巾現在都還沒有金主(qiong)……
其實正好紅領巾的小基友因公回國,所以特意拜託基友去免稅店核實一下這則消息的準確性。
對話內容如下
基友:如果我的航班轉機國內,那麼我在免稅店買的液體化妝品可以帶上飛機麼?
店員:不可以。
基友:直飛才可以?
店員:直飛才可以,少過100ml可以。
基友:為什麼要這麼規定呢?
店員:可能是消費的問題吧,很多人來這邊買,所以他們做這個法規。
從基友和免稅店店員的對話中,我們得知這個關鍵信息:
如果不是直飛國內目的地,有轉機,那麼超過100ml的液體產品不可以上飛機;
02
考證二:電詢國內海關熱線
基友落地國內後,就這個問題諮詢了國內機場地勤,地勤表示這屬於海關範疇,不了解,於是我們就電話諮詢了海關熱線-廈門分部。
對於這個問題,海關的答覆是:
「具體是否可以帶上飛機,取決於每個航班的要求,所以建議諮詢一下你所轉機的航班。」

03
考證三:國內新規考查
紅領巾找遍谷歌和度娘,發現首都機場在去年4月曾經頒布關於轉機行李的新規,所依據的是民航局的兩款目錄。
首都機場微博截圖

對於這張截圖,我們可以做如下的解釋:
國際進港且需要在首都機場轉乘國際、國內航班的旅客,在上站或抵達首都機場航班上購買的超規液態免稅品將不得隨身攜帶,應作為行李託運。

再深入解析一下,無非是以下兩種情況:
情況一:國際轉國內,機場轉機時需提取行李。
這種情況比較簡單,只需要在重新辦理託運時把免稅產品裝進託運行李,就好了,當然要注意不要超重哦。
情況二:國際轉國內,行李直掛不需提取行李。
這種情況,你的免稅液體產品一旦超過100ml就不可以帶上轉機航班了,需到中轉櫃檯諮詢工作人員或者找到機場快遞櫃檯,把商品快遞迴家。

鑒於各方的意見並不統一,紅領巾建議大家如果有國內轉機,而你又有購買液體化妝品,酒水等免稅產品,那麼:
與機場免稅店工作人員核實是否轉機可以攜帶免稅產品;
與你國內所轉機的航班聯繫核實是否可以攜帶免稅產品。

不管你是經常坐飛機,還是第一次出國,對於行李託運總會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疑惑,既然今天我們聊到了託運問題,那紅領巾多說幾句,幫大家梳理一下,哪些東西可以帶上飛機呢?
充電寶
充電寶不可以託運!不可以託運!不可以託運!
而且超過160Wh的鋰電池不可以攜帶或託運,那麼160Wh對應多大的充電寶麼?紅領巾算了下大概就是32000毫安(按5V轉換),所以低於32000毫安的可以隨身攜帶。

不要存在僥倖心理,託運充電寶哦,因為很有可能行李上不了飛機,那麼等你下飛機時,可就等不到自己的行李咯。
刀具
管制刀具禁止攜帶或託運,日常使用的水果刀、指甲刀、瑞士軍刀等可以託運。
液體藥品
如果是在飛行過程中必須攜帶的液體物品,比如藥品,需要提前告知工作人員並作相應的檢查,所以最好是攜帶醫院開具處方或證明。
暖寶寶
暖寶寶是託運還是隨身攜帶,這個每個機場的要求不一樣,建議和地勤人員確認,不過也要做好準備,被海關叔叔沒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