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國十年袁大頭_近幾年成交記錄:
袁大頭銀中華民國十年造-------成交價:RMB1,290,000---成交日期:2016-03-13
甘肅版甘肅版"袁大頭"壹圓---成交價:RMB2,940,000---成交日期:2017-03-18
民國九年袁大頭銀一枚民國-----成交價:RMB1,290,000---成交日期:2017-04-02
民國十年袁大頭---------------成交價:RMB5,920,000---成交日期:2016-03-12
袁大頭金幣袁大頭金幣---------成交價:RMB4,620,000---成交日期:2016-01-28

袁大頭的由來
辛亥革命勝利後,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臨時大總統,改國號為中華民國,定1912年為民國元年。1912年2月,袁世凱被選成為臨時大總統,1913年又成為首任正式大總統。
1914年2月7日,為了鞏固國內政局穩定,發展民族經濟,也為「制憲」和「稱帝」作準備,袁世凱政府公布《國幣條例》,決定在全國「統一幣制」。規定「國幣之鑄造權,專屬於政府」,並以施行細則規定,「凡公款出入必須用國幣」。同時設立幣制局,鑄發新銀幣,上鐫袁世凱頭像,稱「袁頭幣」。該幣重7錢2分,樣式新穎,型式劃一,重量成色能嚴格按照規定標準,比較各種成色不一的其他舊幣明顯優越。袁頭幣發行之後,逐漸成為各地流通的主幣。

這枚中華民國三年袁大頭,正面為袁世凱左側五分像,上鑄「中華民國三年」中文繁體,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寓意「民主、共和、憲政及君主立憲「之思想希冀。背面為嘉禾之圖案,古稱生長奇異的禾,古人以之為吉祥的徵兆。亦泛指生長茁壯的禾稻。鑄在錢幣之上寓意國家重視農桑、以民生為本;其另一思想取其家和之諧音,寓意」家和萬事興「之意;鑄幣之上當政者有國泰民安、吉祥如意之願景,民間收藏,寓意"家和萬事興"之吉祥之寶,故有很高的收藏研究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