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法律完善,各種監督機構也很成熟,因此,同學們在留學期間要注意以下幾點,防止踩雷哦!

學會辨別「野雞學校」
選擇新加坡的私立院校要認準「EduTrust認證」,防止掉入野雞大學的坑。
EduTrust體系三個等級
EduTrust Provisional: 認證最低要求,認證一年有效
EduTrust: 學校質量較高,認證四年有效
EduTrust Star: 頂尖私校,認證四年有效
如何選專業
在院校的專業清單上,你總會看到有那麼幾個高頻詞彙:business/management/marketing/finance等。
它們會在不同專業課程名稱上反覆出現,小夥伴們選擇專業時一定要看清課程名哦。

注意IPA有效期
在學生收到學校錄取的offer後,移民局會批覆單次入境簽證IPA,之後,在學生交完學費後,可以從校方領取IPA進入新加坡境內,備好相關材料後去移民局換取學生准證。
國際生只有在IPA有效期內入境新加坡,並且一定要在IPA許可停留時間(一般是30天)之內換取學生准證,否則會被拒絕進入新加坡。
IPA是單次簽證,若持有IPA的國際生在換取到學生准證之前再次出入境,將可能被遣返。
換取學生准證流程

出勤率要達標
在新加坡上課的國際生如果出勤率低於90%,移民廳(ICA)有權拒批學生證的續簽或申請,而如果7天無理由缺勤,學校就會按照曠課處理,直接上報移民廳,移民廳就會取消留學生的學生證並且將留學生遣返回國!
因此,如果無法正常上課,一定要向學校請假,請病假一定要認準正規西醫!

這些行為將導致學生證被拒簽
隨意轉換課程,例如本科課程轉換為專科課程,給課程「降檔」,或者國際生在讀期間多次出入境新加坡,以及長時間無理由離境,同一門課程多次不及格等。
還有就是一些不良行為也會導致學生證被拒簽,比如抽菸,未達年齡標準就出入會所等。
小助手認為,同學們還是儘量不要出入聲色場所,避免被誘惑,耽誤學業,抽菸也會影響健康,同學們要做一個獨立的人,不管是從思想還是行動上,不要因為別人抽菸自己也有樣學樣,向著自己的目標努力並且堅持,才會最終得到自己想要的。

如何幫助孩子融入校園環境
讓孩子敢於開口
孩子剛進入學校,難免會不適應環境,加上全英文的授課以及日常交流方式,難免會讓孩子和同學以及老師間的溝通難上加難,時間長了,孩子們難免會變得越來越不愛開口說話。
於是,便出現了「抱團」的現象,中國學生只和中國學生來往,而拒絕和外國學生靠近,這樣反而讓孩子們更加難以融入大環境。
這時,家長要鼓勵孩子多主動和新加坡當地、外國的同學多多交流,不用擔心別人會笑話自己的英文口語,告訴孩子他的同學們都很熱情友好,在交流的過程中,孩子的英文口語和自信心都會大大提升。
這樣,就能很快地融入校園生活了。

多參加課外活動
快速交朋友最好的方式就是和其他同學一起參加課外活動,在這過程中,往往能順其自然交到很多朋友,不會有刻意的感覺。
在活動中,原本沉默寡言的學生也會漸漸愛上課外活動,變得更加自信地在別人面前展示自己。
融入≠同化
對絕大多數留學生來說,「融而不入」也許是他們最合適的生活狀態。可以與國外學生和平相處、愉快交往,卻並不完全參照他們的方式生活、娛樂。
以下來自留學前輩們的經驗:
「當你結束了迎合,你就有了性格;當你有了性格,你才變得獨特而重要。」
「我所追求的融入,是深入了解當地文化,加入本土生活圈,並被當地人接納。但融入並不意味著同化,可以嘗試和體驗,但不一定要強迫自己去改變迎合融入。」
「我覺得應該保持民族自豪感,不卑不亢,積極分享中華文化,外國朋友也會因此對你及你的國家肅然起敬。同時,也該尊重當地文化,對其文化精髓給予讚美。」
「有人覺得,在融入新環境以後才可以大展拳腳告訴周遭我是誰,但其實恰恰相反,只有在大展拳腳的時候,融入才真正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