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新加坡同樣是應試教育,憑什麼新加坡會贏

2019年10月16日   •   1萬次閱讀

有人認為新加坡教育制度是整個社會的一個縮影,很務實,很高效;也有人說新加坡的教育是一個十分殘酷的平價素質+精英教育。

新加坡的教育水平被世界公認,其教學質量在亞洲也廣受讚譽。在每次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中,新加坡學生都能取得異常優秀的成績。

PISA是一項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統籌的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

主要對接近完成基礎教育的15歲學生進行評估,測試學生們能否掌握參與社會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能。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學生學習評價項目之一。

甚至在最近一次國際學生評估計劃PISA中獲得第一!在6月份的QS世界大學排名中,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榮登亞洲大學榜首!

世界排名並列第11名。在最新的世界大學畢業生就業率排名中,新加坡國立大學也取得了非常優秀的成績。位居世界第24名。

那新加坡的教育到底是怎樣的存在?他們又是如何成功把「務實高效、因材施教」用於教育,並激發孩子全部的潛能?

近年來,新加坡一直在朝著更加靈活和多樣化的教育體系邁進。其目的是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以滿足他們不同的興趣和學習方式。

鼓勵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有更大的自主權,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內容。為學生提供更廣泛的教育,以確保學生們在課堂內外全面發展。

中國的教育和新加坡頗有形似之處,都是應試教育下的教育體系,並且和新加坡致力於一樣的目標,為何新加坡略勝一籌?

01

輔助課程體系

新加坡只上半天的課程,下午的時間隨便同學們自己安排,也可以參加學校的CCA,所謂的CCA也就是 Co-Curricular Activities的縮寫,也就是「輔助課程」。

是每個新加坡學生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必須參加的課外活動,CCA是新加坡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類似於中國學校的拓展選修課一樣。會計入考核,和孩子的升學掛鉤。在初中,學校是規定必須參加CCA(課外活 動),而且如果你想進更好的初院,CCA就需要拿到A1的分數,初院的CCA是否參加就沒有硬性規定了。

新加坡教育部規定所有的學生都必須參加四大組中的一個活動,加入這些課程輔助的活動的學生,直到畢業為止都不能更換。

這四大組別是體育活動團體、制服團體、表演藝術團體、協會和學會團體。 每一組別都有各自的教學特色。

體育活動團體:體育活動,就是各類體育比賽項目。體育活動的目的就是鍛鍊學生的健康活力、公平競爭和團隊精神。

制服團體:有男童軍、女童軍、紅十字等。這些人基本上每天活動就是穿制服走隊形之類的,當然還有其它的很多。制服團體活動則通過灌輸學生自立、適應力、自律及服務精神來使他們成為良好公民。是最難進的團體,也是非常辛苦的團體。

表演藝術團體:表演藝術團體就是各種合唱團、舞蹈隊、華樂團、管樂團、弦樂團、鋼琴、口琴、手搖鈴、舞台劇比比皆是。

協會和學會團體:協會就是一群興趣相投的人聚在一起搞搞活動。數學、自然科學、天文學、IT、華文學會等。

新加坡CCA課程活動不僅僅使學生在興趣方面得到長足發展,而且,在集體活動中,學生漸漸學會了什麼是吃苦耐勞、團隊合作,因此,對於新加坡學生而言,新加坡CCA課程活動最大的教學特色就是使學生增強意志、強健體魄、增長智慧等。

每個學校的CCA負責教師都會將多方面內容融入到精心設計的各項活動當中,彌補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的不足。

拋開應試教育下對課程和考試的過分專注,所有活動都強調與社會交流,灌輸核心價值觀,提升孩子的領導才能。

而在中國,雖然也有所謂的輔助課程,可是踐行的都不夠徹底,流於表面,許多學生在國內上學便被語數外等課程包圍,孩子德智體美勞得不到全面的發展。反而被繁重的學業壓的透不過氣,影響身心健康。

在國內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孩子因為高考壓力太大,患上抑鬱症甚至想要自殺的例子!

02

尊重差異因材施教

在奉行"精英主義"的新加坡,學校承認學生差異,也尊重差異,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這並不是說要放棄那些程度較差的學生,而是要根據不同的學習能力和進度教學,並努力發掘每個孩子的潛力和特長,讓他們得到適合自己的教育。

以英華中學為例,學生在小學四年級結束時,學校會推薦他們在小學五年級最適合的科目組合。

根據母語(MTL)成績,會分為普通華文和高級華文課程,以滿足不同程度學生需求。相比之下,國內學校的班級教學,往往會以水平較低學生標準為參照,安排教學進度。

而南洋女中則為華文語言方面有特別才能的學生開設了語文特選課程 (CLEP),提供了一系列活動,包括文學系列講座、文學營、浸濡之旅、文學創作出版以及校本項目。

以加強學生對華文語言和文化的學習與理解。老師會根據學生們的差異,針對性教學。並不會像中國那樣全部一刀切!

03

實施真正的雙語教育。

新加坡雙語教育政策在全球化的世界環境下,提高了新加坡人競爭力,讓不少東南亞國家爭相效仿。可是很多國家卻沒有新加坡這樣的成效。

新加坡教育部規定,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及必修科目,除此之外,學生必須選修其所屬族群的母語課程。

新加坡的很多學校同時配備了英語老師和華語老師,並要求說英語的教師,無論何時何地都說英語。說華語的教師則是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說華語。

除此之外,學校的教室或教材上,也會發現英語華語「形影不離」。在桌子上貼有「桌子」和「table」的文字,在椅子上貼有「椅子」和「chair」。教室牆面的布置上,也貼有不少圖、英語、華語同步的內容。

每個孩子的名都有英語和華語名,這些英語名、華語名,分別出現在孩子的英語作業和華語作業上,由於出現的次數很多,兩歲多點的孩子就能認識自己的英語名和華語名了。到會寫字的時候,很自然就會書寫,不用費太多的功夫。

我國的雙語教育前進的腳步卻一直都較為緩慢,死記硬背式的學習,孩子學的痛苦,還沒有效果。

不會寫英語文章,就算筆試成績很好,一開口就成了啞巴,但是新加坡的孩子從小就在說英語,像我們說普通話一樣流利,口語表達這一塊就已經完全輸給了新加坡。

雖然出現眾多打著「雙語學校」 「雙語實驗學校 」以及 「 國際雙語學校 」 旗號的民辦學校,但規範性較差,質量也參差不齊。

新加坡雙語教育不僅僅是把語言當做一門考試或一種工具,而是一個認識世界的窗口,一種思維模式。

確實,不可避免的,新加坡有著應試教育下的升學體系,但卻能正確看待差異,使學生全面發展,培養他們能夠去面對未來世界的挑戰。

通過開展相應的課程和不斷完善評價體系,使新加坡教育在亞洲甚至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555

獲得華人家長捐贈1000萬新幣!SAS新學年學位更新!
2025年05月09日   •   6669次閱讀
新加坡理工學院迎來首批163名副修課程畢業生
2025年05月08日   •   5814次閱讀
一年一度!新加坡2026小一報名來啦,公民PR和外國學生如何規劃?
2025年05月06日   •   3249次閱讀
新加坡澳洲國際學校:新加坡最豪華學校之一
2025年05月06日   •   2394次閱讀
2025新加坡政府助學金全解析:低成本留學+職業發展雙贏攻略
2025年05月08日   •   1881次閱讀
新加坡留學的母語優勢和挑戰分析
2025年05月09日   •   1710次閱讀
新加坡2025年DSA計劃申請正式啟動!抓緊進來了解一下
2025年05月07日   •   1710次閱讀
2026年NUS提前批申請開啟!5月16日~7月15日搶占亞洲第一學府綠色通道
2025年05月08日   •   1539次閱讀
人人都想去的新加坡公立大學到底有什麼魅力?如何申請?
2025年05月05日   •   1197次閱讀
孩子留學新加坡,家長持陪讀VS工作簽證,差別有多大?欣冉海外深度解析
2025年05月10日   •   1197次閱讀
南洋理工大學:崛起最快的全球頂尖年輕大學
2025年05月11日   •   1026次閱讀
新加坡教育:卓越體系下的全球領導者
2025年05月06日   •   855次閱讀
2025新加坡大選後教育風云:PSLE改革路在何方,是守是變?
2025年05月08日   •   855次閱讀
新生選課 開啟NTU生活的第一步
2025年05月10日   •   855次閱讀
為什麼一提到低齡留學,大家都首選新加坡政府學校?
2025年05月05日   •   855次閱讀
南洋理工大學跨學科研究生項目,等你來申請
2025年05月11日   •   684次閱讀
25屆留學新生必看簽證申請全攻略,避坑不被拒
2025年05月06日   •   684次閱讀
新加坡低齡留學:開啟孩子璀璨未來的鑰匙
2025年05月06日   •   684次閱讀
中考後升學Plan B:新加坡四校直升QS200最強攻略
2025年05月10日   •   684次閱讀
新加坡第一梯隊頂尖國際學校優先通道!知道的家長已經申請了!
2025年05月06日   •   684次閱讀
揭秘新加坡院校之詹姆斯庫克大學新加坡校區(JCU)
2025年05月05日   •   684次閱讀
新加坡留學隱藏福利全解析:PR捷徑、學費減半、獎學金拿到手軟
2025年05月10日   •   684次閱讀
NUS啟動「新加坡國立大學可持續未來」項目:攜手共克氣候變化難題
2025年05月09日   •   513次閱讀
新加坡教會學校好在哪裡?為什麼被留學圈家長熱捧?
2025年05月06日   •   513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