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要閉關鎖國的節奏嗎?新加坡真心待不下去了。我準備回國了」
「從這政策上看,新加坡的經濟真的下滑很嚴重啊」
「坡坡已不適合生存,請迅速撤離!!」
這些都是來自網友們的憤憤之言。
是的,兩件關於外國人留新的大事發生了。

第一件大事: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調整:
幫家屬申請DP、LTVP,最低薪水要求漲至6000、12000

大致內容:
作為定期更新的一部分,人力部已經重新審視了工作準證持有者為家屬申請准證的資格。這是為了確保主准證持有者可以負擔他們的家屬在新加坡(的生活開銷等)。
從2018年1月1日開始:
工作準證持有者需要符合最低工資標準,才能為其配偶和孩子申請家屬准證,最低工資6000新元。
工作準證持有者需要符合最低工資標準,才能為其父母申請家屬准證,最低工資12000新元。
為配偶、子女新申請家屬准證(DP) ,為父母申請長期居留證(LTVP),如果在2018年1月1日前提交申請,可按照現有的申請標準。
更新家屬准證和長期居留證,如果是在2018年1月1日前到期,可按照現有的申請標準,但是主申請人需要在同樣的僱主處工作,並且持有有效准證。
這也就意味著新加坡的移民政策再一次緊縮了。
第二件大事:
去年,新加坡政府小一拒絕了1800個外國學生的申請!

今天,教育部高級政務次長劉燕玲在國會公布的一組數據,使人有些震驚!
共有1800多份外籍學生今年入學本地小學一年級的申請,被拒絕了!
原因?顯而易見,劉燕玲次長如是說:「我們的公共學校系統是為了滿足新加坡學生的需求而設計的!」
「我們歡迎符合要求的國際學生在學校學習。他們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全球定位和跨文化知識技能,豐富新加坡學校的整體教育環境。」

但是問題來了——教育部重視這些外國學生給當地學校帶來的多元性,但公共學校的重點還是為新加坡人的教育需求服務。
固定的求學「名額」

議員隨即詢問有關部門是否會調高外國學生人數的限制,劉燕玲次長表示,有關部門未必能滿足這個需求。因此,每年只能開放有限的學額給外籍學生。
那麼,政府小學到底招收多少國際學生呢?近年來,新加坡政府學校的國際學生和PR學生比例非常穩定,分別只能占學校總學生人數的5%和9%。
很多網友表示現在新加坡的留學優勢已經沒有了,更多的會選擇去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
對於新加坡這也的政策一步步收緊,小伙們有什麼想說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