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加快了新加坡建築環境部門的數字化轉。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新加坡的大學生們利用數字化工具使建築流程更快、更安全,同時提高其成本效益......
新冠下的建築大賽
通常對於建築行業從業人員而言,要設計一座令人難忘,並聲名遠揚的建築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而新冠疫情進一步加大了難度。去年,相關專業的學生在烏節路的中心地帶參加設計比賽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他們就必須在新冠疫情的籠罩下完成設計。

IBDC獲獎者:Ace團隊
「我們不能面對面地見面,討論我們的想法或解決問題。不論是在線會議,還是使用軟體來記錄我們的想法,我們做的每件事都是數字化的。」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建築專業畢業生Grace Ong分享道。同時她也是2020年國際建築設計競賽(IBDC)的三名獲勝者之一。

Ace團隊獲獎項目:果園山 效果圖
IBDC是每年由建築和建設管理局(BCA)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理工大學和新加坡科技與設計大學合作組織,去年的版本以「可持續和智能城市」為主題,強調了環保和智能建築的好處。Ong和其他團隊的經驗表明,新加坡建築環境(BE)部門迫切需要採用數字工具,以適應新冠疫情後的世界,在行業開闢新的前進道路。
利用數字化工具設計建築
為了在Ngee Ann City背後的場地上創造一個富有想像力的多功能開發項目,參賽團隊利用數字工具分析場地,並且開發和優化他們的設計,甚至模擬施工,以此來找到時間和成本之間的平衡。

Ace團隊獲獎作品
通過這些數字工具,團隊可以調整最佳表現版本,以最大化通風,或更好地暴露或遮蔽不同的區域,最終,選擇一個既適合居住者又環保的最佳設計。
來自新加坡理工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的7名學生團隊拿到了比賽的優勝者,其中22歲的學生Foo Jing Xi解釋道:「我們模擬周圍建築如何在它們上投下陰影,以及建築的每個部分在不同的日子裡會接收到多少風和陽光。」

效果圖
數字化還進一步提高了壓力測試的效率,使用數字工具能夠測試設計的任何部分是否可行。例如,其中一個參賽團隊最初的設計是在建築中留出大量空間用於各種娛樂設施,但模型顯示,這些空間需要巨大而不切實際的柱子來支撐其上方的建築重量。因此,該團隊選擇了更小的空隙。

優勝者隊伍的7名成員
通過整合建築設計的所有不同組件,從建築到機電(M&E)服務,在一個單一的建築信息建模(BIM)系統上,每個團隊也標記了需要解決的衝突,如確保有足夠的空間隱藏在假天花板的管道和布線,同時保持足夠的凈空。
促進數字化
隨著新加坡在新冠疫情大流行之後的穩步前進,數字化將是幫助建築行業安全重啟業務並抓住未來新機遇的關鍵。IBDC 2020競賽的評委之一Surbana Jurong的首席建築師、47歲的Owen Wee先生補充說,數字化對新加坡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數字工具模擬圖
數字工具不僅對行業參與者有用,政府機構還可以利用數字記錄跟蹤建築從建造到拆除的整個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甚至在新冠肺炎爆發之前,未來經濟委員會建築環境集群就已尋求轉型,其數字化努力包括制定行業數字計劃以提升中小企業,建設數字基礎設施、標準和能力,以及促進數字創新以提高服務提供和增長。
制定行業標準
雖然新冠疫情讓相關部門暴露了其目前工作流程對體力勞動的依賴,但疫情也創造了一個機會來加快行業的數字轉型。為了抓住時機,相關部門召集了數字化BE行動聯盟,以建立一個全行業通用數據環境標準,通過可互操作的數字平台支持跨價值鏈的複雜工作流程的集成。
此外,政府也採取相關措施,促進與發展那些使用符合數據標準,並且經過資格預審的數字平台,並提高價值鏈合作夥伴的數字識別率。

設計效果圖
新加坡是採用數字化的領先者之一,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政府的努力,但這種領先地位很容易被超越。所以大家需要繼續加大努力,使數字化成為BE行業的主流,成為每個人的生活方式。
*本文圖片來源:THE STRAITS TIM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