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2021就將近尾聲,疫情以後時間就像是被按了加速鍵, 每個在新加坡漂著的人應該都會有這樣的感覺:世界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變化,始終不變的就是自己的身份還沒進階到PR。
很多在新加坡的中國人,最初都是帶著移民夢來到新加坡,而最終並非每個人都能圓這個夢……

拿到PR身份 是立足新加坡的必經一站
過來人都知道,PR對於所有海外遊子來說,是人生中太重要的一個分水嶺。結婚買房、孩子上學、養老保障……別小看了PR的重要性,輕則影響到眼前的決策,重則影響到未來的生活質量。「新漂們」想必或多或少歷經過這樣的恐懼和不安:
害怕被公司裁員、准證被割……

被裁員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沒有身份的情況下被裁員,畢竟現在新加坡企業在用人上,都給予公民和PR優先權。一旦失業,便會面臨許多自己無法控制的未知數。
每次臨近准證續簽,就充滿各種焦慮……

這兩年EP的門檻水漲船高,大家有目共賭,續簽也越來越難。過去本地大學生一畢業輕輕鬆鬆便可以拿到EP,現在很多高材生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門檻稍低一點的SP。
不敢隨便生病……

若是沒有社會福利分擔新加坡高昂的醫療費,生了大病很可能意外著額外的經濟負擔。對於常年居住海外的人來說,既沒有國內的社保也享受不到海外的福利,很容易陷入兩難的境地。
尤其是疫情發生之後,更多人開始意識到PR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申請PR的時間點是很重要的,如果時光倒回到2010年以前,在新加坡留學和工作的人都有非常大的機率拿到PR。然而這兩年新加坡各方面的情況變得更為複雜。
由於新冠疫情,本地人與外國人之間的緊張關係在加劇,外籍人士就業率則在今年出現了大比例降幅,面臨大量裁員。
那麼,目前這個情況下,是不是申請PR的好時機?新加坡政府是否會繼續批准申請?又有哪些人才會更受新加坡的青睞呢?
新冠疫情 未來會怎樣影響到移民政策
新加坡未來經濟局勢
疫情期間有一部分人是擔心PR審批不下來,也有一部分人是處於觀望階段,擔心新加坡經濟受到疫情影響,不如國內發展更有潛力,其實這樣的擔憂大可不必。
這幾個月以來,各行各業已經開始調整自救,新加坡政府也出手為復甦期做準備。疫情期間,富豪們投資新加坡的熱度絲毫未減,紛紛在這裡開設家族辦公室,足以看出新加坡作為金融樞紐的潛力。

新加坡去年還推出科技准證,為科技領域人才亮綠燈,再加上特斯拉、騰訊、位元組跳動等大企業都要在新加坡擴大版圖,可以預見到,新加坡未來仍會是一個非常受全球人才歡迎的移民國度。
這些湧入的人才,很可能在未來加入競爭PR的行列,所以與其觀望形勢,還不如趁早搞懂這個階段移民局的審核標準,提前把綠卡收入囊中!
2020年大選對PR審批的影響
在抗疫期間,新加坡將大選提前到了2020年。因為疫情影響,去年的選舉也帶出了本地人強烈的不滿情緒。
大選後新加坡政策研究院發起過一項相關調查,很多選民表示最煩惱的事情就是關於就業,而且有一部分國人認為是外國人擠占了他們的就業機會。

在生活的重壓下,新加坡人更關心自己的生計問題,對政府是否真的能夠他們的利益,也提出了一些疑慮。選民的心聲可是大選時期政策調整的一個重要參考,所以這些疑慮自然也引發了一場又一場議員之間關於本地人口與外來人口就業之爭的尖銳討論。
其實,從這兩年的政策變化,我們就能看出其中一些端倪。讓我們回顧下這兩年,EP、SP准證人士都經歷了什麼:
兩度調高EP和SP薪資要求
去年經過兩輪調整,EP門檻從原本的$3600提高到$4500。SP從今年開始從$2300到$2400。搶手的金融行業,EP門檻更是突破了$5000。
縮緊公司能夠僱傭的SP配額
從2020年1月起,服務行業SP配額已從15%減至13%!到2021年則進一步減至10%。企業就算想僱傭外國人才,也要滿足要求!
DP找工作受到限制,不能憑藉LOC直接工作
持有DP直系親屬證,從5月1日起需要有工作準證才能繼續留在新加坡工作!
有人說,最近新加坡批准率提升了,其實這個說法並不準確。尤其是現在本地人怨聲載道的情況下,不太可能增加新移民的人數。新加坡每年批准的人,應該依然會穩定在大約30000份長期居留和20000份入籍申請。
新加坡人口問題亟待解決
新加坡能夠從最初的小漁村發展到如今的全球經濟樞紐,離不開外來人才這個重要因素。那麼新加坡具體需要多少人口呢?

根據2013年公布的《人口白皮書》,10年後 2030年的總人口規劃設定在了650萬—690萬之間。
美國相關的研究機構也發布報告表明新加坡如果想要取得長期經濟增長目標,就需要採納開放的移民政策,在2030年將人口推高到630萬至670萬。
然而當初用這個美好的設想,就目前來看,真的很難實現!現在新加坡的總人口只有545萬,可以說是很缺人!
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
新加坡已成為世界上人口老齡化最快速的國家之一,65歲以上居民在全國總人口中的占比不斷攀升,1980年只有5%,2018年達到了13.7%,而且預計2030年將達到23%。
如果護老問題導致更多勞動人口辭去工作的話,想必將加劇勞動力短缺的困境。

新加坡這屆年輕人不願生孩子
今年最新的人口普查發現,新加坡單身人數越來越多,很多人到了適婚年齡,依舊還單著。25歲至29歲的人群當中,有82%男性和69%女性還是單身。而且女性生育的子女數量,整體上也在減少。
去年十月的一項調查顯示,受新冠疫情影響,考慮到財務和工作穩定性,一些新加坡人還有可能推遲結婚或生孩子的計劃,對於新加坡本來存在的人口問題是雪上加霜!

大批外國人離開新加坡
因為疫情爆發和准證門檻上升,很多人在疫情期間離開了新加坡。SP准證減少9800人,EP就業准證者也少了1萬零100人。這不就相當於競爭PR的人數減少了嗎?

之所以最近一段時間大家感覺通過幾率大幅提升,就是因為競爭人數變少了,而每年通過的人數又是穩定的,自然就給其他申請者提供了機會。可以說,現在確實是申請PR的好時機!
後疫情時代,如何申請PR?
除了時機很重要,自身條件也要過硬才能通過PR申請!需要留意的是,新加坡一直採取的是「選擇性移民政策」。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條件優秀的,或者是新加坡需要的人才,當然會被優先考慮。 換句話說,在新加坡表現優異的行業,以及政府打算髮展的行業所引進的人才,必然會被優先考量。

疫情下,在新加坡表現優異且具有高度適應性的行業有:
a.精密工業
b.電子製造業
c.生物醫藥製造業
d.信息與通信技術業
e.金融業
雖然上述行業在2020年表現最佳,但這並不意味著新加坡不願投資其他行業。以下名單中的行業仍受新加坡所青睞:
•消費者業務
•創意產業
•電子業
•能源與化工業
•供應鏈與物流業
•醫療技術行業
•自然資源行業
•石油天然氣設備與服務行業
•生物製藥行業
•精密工業
•專業服務
•城市解決方案與可持續發展
難怪這麼多年以來,很多申請人,看上去各方面都符合條件,工作體面,職業也不低,收入頗高,也可能會被拒。
新加坡申請PR門檻看似不高,但是想要獲得申請卻不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