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Delia
編輯 / Rich Ding
享譽國際的美國玻璃藝術家戴爾·奇胡利在新加坡濱海灣花園舉行他的亞洲首場玻璃藝術花園展「戴爾·奇胡利:玻璃盛展」(Dale Chihuly: Glass in Bloom),一共展出約140件作品,其中25組裝置散置室內外,營造出夢幻沉浸式體驗。

世界著名的玻璃藝術家戴爾·奇胡利(Dale Chihuly)的這場展覽,將在濱海灣花園舉行,時間為5月1日至8月1日,這也是他在亞洲舉辦的第一個大型園藝展覽。
展覽包含了25個大型玻璃雕塑,最大的長達10米,3600公斤重的玻璃藝術裝置,另外還有80多個小型玻璃工藝作品,以及部分平面作品。
01 藝術靈感起源
1995年,Chihuly Over Venice項目期間,Chihuly在芬蘭的Nuutajärvi首次用玻璃填充船隻。經過數天的玻璃吹制,Chihuly開始將玻璃形式扔入Nuutajoki河,以觀察它們在環境中的樣子。

當玻璃杯向下游漂浮時,當地的少年們用木船將其取回,這啟發了奇胡利開始將各種形式的東西組裝成木船,用於博物館和花園中的裝置。
02 飄渺的波斯池塘
Chihuly的波斯系列首次展出是1986年在巴黎羅浮宮宮的裝飾藝術博物館的展覽中展出的,該系列旨在慶祝形式,比例和色彩。

來源:XJ.com
該系列最初出現在基座上,其戲劇性的構圖已經演變為包括安裝在牆上的裝置,天花板上的裝置以及以枝形吊燈和塔的形式組裝的裝置。對於奇胡利而言,波斯人喚起了威尼斯,近東和遠東的古老感性和聯想。

來源:zaobao
03 溫室里的波斯人
製作於2018年倫敦基尤皇家植物園。波斯人喜歡這種彎曲的波紋形狀。熔化的玻璃被線條包裹,再一層層疊加,形成了重複的圖案。當藝術家吹氣時,氣泡會變成漩渦狀,表面的形狀不規則,細節也很吸引人。

來源:sgliu
04 銀色紅竹
靈感源於Chihuly在芬蘭Nuutajärvi進行的實驗中,製作於2014年美國丹佛植物園,是最引人注目的吹制玻璃形式之一。

來源:news.nestia
為了形成細長的管狀形狀,一個吹玻璃器在機械舉升過程中被抬高,同時吹動管道以促進其伸展,而另一個吹玻璃器則將玻璃拉向地面。
「在芬蘭,我們開始製造長矛狀的長矛,看起來像矛。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新形式。這是我們第一次做這樣的事情。有時我稱它們為長矛,有時又稱其為蘆葦。他們可以帶到任何地方-他們可以到外面去。它們非常堅固,而且非常引人注目。」——奇胡利
05 白塔
白塔,製作於1997年美國丹佛植物園。樹枝形狀的吊燈在Dale早期的作品裡經常出現,在之後的創作中,他需要在一些沒有天花板,或天花板無法承受枝形吊燈重量的地方創作大型雕塑,塔狀樹枝燈就這樣誕生了。

圖源:ZALAN
06 太陽
太陽是奇胡利大膽地運用大型裝置的典型例子,太陽反映了他對建築和自然世界的終生興趣。太陽的顏色和形式都非常龐大,從各種各樣的調色板中出現了,從火紅的橙色,紅色和黃色的大膽組合,到更柔和的豐富金色和透明玻璃形式。

圖源:ZALAN
藝術展信息
時間:5月1日起,在濱海灣花園舉行至8月1日
購票網址:www.chihulyinbloom.com
(票價:16新+)
藝術和生活的融合,是最適合的放鬆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