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面子與里子

2019年08月13日   •   9063次閱讀

去過新加坡的人回來,都說好,好的也基本差不多:環境好,空氣好,治安好,花園城市,人們都很友善很包容,旅遊體驗很棒。

但是做人總不能只停留在「聽說」層面,還是要自己親自去體驗一下,就像小馬過河一樣,只有自己親自試一試才知道好不好,帶著這樣的目的,我們安排這今年的新加坡親子游。

8.5晚上到新[加坡,8.10晚上回到武漢,真正在新加坡也就是四天,8.6去的新加坡植物園,8.7去的新加坡博物館和夜間動物園,8.8去的環球影城,8.9逛了一下書店,本來晚上準備去濱海花園,但是無意見碰到藝術展,就沒去了,好好把自己沉浸在藝術展裡面,卻也有了意想不到的發現。

小印度,牛車水,環球影城,魚尾獅公園,濱海花園……這些熱門景點,都是新加坡的面子,他們的好,都是大家很容易感受到的,而在這些熱門景點之外,在當地人的生活之中,藏著的很多細節才是支撐這些美好的里子,是新加坡之所以全球無差評的真正原因。

默默地利人

漫步在新加坡的街頭,不管什麼時候問路,都會得到熱情的回應,即使對方不知道,也會給你個一些建議。

尤其讓我感動的是,我們想去植物園,但是遇到了工地,在一個岔路口有點躊躇,不知道該怎麼走,有個年輕人主動停下來看著我們,一聽說去植物園馬上告訴我們怎麼走。

到了晚上,街邊會站著一些人,男人女人都有,一邊聊天一邊抽菸,看起來不像好人的樣子,但是如果你問路,他們也會儘量詳細地給你解答,原來他們都是普通人,因為吸菸區的限定,只能在指定區域「聚眾吸菸」。

有一次一個人在路邊吸菸,看到小朋友經過,他主動地避開小朋友,與國內吸菸者大模大樣,只有我們遠遠躲開大相逕庭。

這些情況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大家都知道新加坡人的友善,可是這種普遍的友善到底源於什麼,也許很難說得清楚,直到參觀了那個藝術展,我仿佛知道了答案。

在一座商場的負一樓,我們無意中發現了一個畫展,雖然看得不是很懂,但是也稍稍被震撼到了,來到一樓,發現了一片長頸鹿森林,每一個都高昂著頭,每一個都色彩斑斕,小麥在裡面流連駐足,玩得不亦樂乎,旁邊小桌子上還有鮮艷的長頸鹿積木可以拼,後來工作人員還問我們要不要現場給長頸鹿塗色並且可以帶回家。

新加坡的城市標誌本來是魚尾獅,這裡展出的卻是長頸鹿引起了我的好奇,仔細閱讀展覽的介紹,才發現長頸鹿象徵著他們的志願精神。

「我們鼓勵個人超越他們的舒適區,『把你的脖子伸出來,為共同的好服務』,為需要的社區服務。

我們尊重那些作為長頸鹿而做出重大、持續和無私的社會貢獻的個人。為了激勵別人追隨他們的領導,我們也分享他們的好工作。」

「為共同的好服務」,是他們的共同努力,這與中國自古以來的「各人自掃門前雪」形成了鮮明對比。看到這些長頸鹿,我竟然比看到他們的市標魚尾獅還要感動。

直到這裡,我才突然明白,為陌生人指路,或許只是他們生活中「為共同的好服務」中很小的一個點,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他們還在「為共同的好」做著更多默默的,不為人知的工作。

對這個國家,對這個地方的人,我突然有點肅然起敬。

至此,植物園裡,大家捐助的公共圖書,也就不難理解了。

善與惡一樣,都是會傳遞的,當你的周圍瀰漫著善的空氣,當每一個人都被友善對待的時候,自然也會把以同樣的方式對待他人。

溫柔地堅定

全球每年有那麼多人來到新加坡,而且去過的沒有說不好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除了友善,他們的法制同樣令人敬畏。

1994 年6月9日,18歲的美國少年邁克·費伊在新加坡受到鞭刑處罰,在西方世界引起軒然大波。時任新加坡總理吳作棟說:" 看在美國總統的面子上,減去 2 鞭,但必須執行 4 鞭。" 費伊只得乖乖接受 4 鞭。這就是轟動一時的美國少年被新加坡鞭刑案。

公眾號:感受不同新加坡的無情,一個擁抱都不行

2014年11月8日,兩名德國青年翻入新加坡一座郊區地鐵站,在列車車廂胡亂噴塗。最終,兩人被判坐牢9個月,鞭刑3下。2010年6月,瑞士籍男子奧利弗·弗里克因在地鐵車廂上塗鴉,被判5個月監禁和鞭打3下。英國人勞埃德·戴恩·亞歷山大僥倖逃脫,被新加坡警方全球通緝。2002年12月越南裔澳籍男子阮祥文在自柬埔寨飛往澳大利亞墨爾本的途中,在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過境時被警方查獲攜帶了396克海洛因。根據新加坡的法律,被判處死刑。澳洲總理、總督和教皇求情無用,連最後的擁抱都被拒絕。

公眾號:感受不同新加坡的無情,一個擁抱都不行

執法的堅定,給民眾帶來的安全感,不是所有國家都能夠做到的。

這也是我下了飛機,等候一個多小時而不焦慮,晚上八九點帶著孩子輾轉20多站公交車,在外遊蕩兩三個小時不恐慌的底氣。

這,就是我看到的,新加坡的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