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經濟支柱的旅遊業因新冠疫情遭受打擊,「重新探索新加坡」計劃恐難挽回損失

2020年10月29日   •   1萬次閱讀

旅遊業是新加坡經濟的重要支柱,為其國內生產總值(GDP)貢獻了4%。

隨著國際遊客人數從一月份的169萬人驟降至八月份的8912人,不僅重創了旅遊業,而且還波及了零售、食品和飲料等相關行業。

從多家公司和旅遊景點紛紛關門開始,人們已經開始懷疑旅遊業還能維持多長時間。

深受學生歡迎的旅行社STA Travel上個月關閉,而聖淘沙主題公園則於6月關門……

為了支撐遭受重創的產業,政府在7月發起了一項耗資3.2億新元的「重新探索新加坡(SingapoRediscovers)」計劃,鼓勵當地人支持本地的旅遊業,探索坡島內的不同地方。

預計在11月,新加坡政府將公布價值100新元的代金券的詳細信息,這些代金券可以用於旅遊景點和旅遊的門票以及持牌酒店的住宿預訂,將在年底發放給每位18歲以上的新加坡人,並持續到明年六月。

「重新探索新加坡」計劃詳情

旅遊業現狀

新加坡許多人對旅行的渴望已經到達了頂點——人們迫不及待地想離開這個國家,即使沒有目的地。

在本月初新加坡旅遊局(STB)宣布不允許航行的一周結束後,皇家加勒比國際機場(Royal Caribbean International)表示,其12月1日的首航幾乎被搶購一空。

據《海峽時報》報道,雲頂郵輪公司(Genting Cruise Lines)是另一家提供此類無目的地郵輪服務的運營商,其郵輪在短短五天內接獲了6000份預訂訂單。

在沒有其他旅行選擇的情況下,新加坡居民們紛紛湧向各個當地景點,以滿足他們的旅行需求。

例如,自10月11日開放以來,樟宜機場和東海岸公園之間的樟宜侏羅紀英里恐龍展一直吸引著眾多家庭,促使樟宜機場集團為周末的遊客開啟了預訂系統。

然而,業內專家說,儘管最近高漲的國內旅遊需求可以緩解嚴峻的形勢,但像新加坡這樣的小國的國內市場收入仍不足以彌補國際遊客的流失,特別是當常規旅行預計在三到五年內才能恢復時。

他們還預測,隨著企業關閉或調整計劃,新加坡的旅遊業將在這個困難時期進行重組。

一些專家說,即使航空旅行恢復,旅遊業也不大可能在疫情結束之前為新加坡的經濟做出貢獻。

旅遊經營者面臨的困境

當地旅遊經營者表示,推動國內旅遊將為他們提供一些喘息的空間。

一家徒步旅行公司的創始人表示,「重新探索新加坡」計劃有助於激起以前不願本地旅行的新加坡人的好奇心

他說,大流行之前,他幾乎所有客戶都是國際遊客組成的。在6月1日結束的封鎖期間,儘管他的客戶查詢絕對數量有所下降,但在過去兩個月中,來自本地人的查詢增加了三倍。

另一位旅行社的負責人表示,他們的旅行團目前仍將限制為五人,這樣他們在去某些地方(例如餐廳)時就不會違反安全規定,因為這些地方仍然將每一桌限制為五個客人。

其他旅遊經營者表示,吸引本地人並不容易。新加坡人對價格更敏感,需要更多的折扣才能吸引到客人,他們也很難成為回頭客。

而外國遊客願意在度假時花更多的錢,公司能夠向他們出售捆綁的旅遊套餐,包括住宿和交通。

旅遊業前景仍舊不樂觀

由於全面的不確定性,當國際旅行逐漸恢復到正常水平時,業界觀察家對新加坡旅遊業的前景存在分歧。

新加坡德勤的沃爾頓先生稱自己為「樂觀主義者」,並表示他預計國際旅行最早將在1半年後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他說,儘管由於虛擬會議越來越多,商務旅行的恢復速度可能比休閒旅行慢,但最終可能會恢復某些細分市場,例如貿易展覽。

經濟之外,疫情還將對行業的人力狀況產生長期的影響。

旅遊業的低迷將導致具有相關技能的人隨著公司的規模縮小或關閉而離開本行業。一旦失去了這些專業人才,當旅遊業最終重新站起來時將很快面臨無人可用的窘境。

傳統上,勞動密集型產業也可能會變得更加數字化,進一步減少了對人力的依賴。

有專家建議,在當前的低迷時期暫時將服務人員調動到其他行業的類似職位,這將有助於在服務行業中留住人才。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