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留學招生面試究竟是什麼流程?過程中會有哪些可能出現的問題?來聽聽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NTU)的眾位教授的面試經驗之談——
當你與身為面試官的他們面對面時,他們會提出哪些問題,他們心中又有怎樣的衡量標準?
在了解留學招生面試的具體流程之前,
我們先來看看教授們的面試分享:
「招生面試不是給面試官留下深刻印象,而是讓我們更多地了解你是誰。」
——機械與航空航天工程學院 Yeong Wai Yee副教授
「我經常問學生,他們最近讀過的哪一本書以及為什麼讓他們感動——甚至只是分享他們最喜歡的書或電影。他們中的許多人都不能說出任何有意義的書,戲劇或電影。沒有任何想法使我們很難想像學生對四年制學位課程的承諾,其中閱讀是基本的!」
——人文學院 Kevin Riordan教授
「這通常不是你在採訪中所說的那些冠冕堂皇的話,而應該是你的能量和熱情。通過與訪談者熱情的交談,並保持訪談者的注意力。對於學生來說,在他們發言之前不要等待面試官的問題也很重要。」
——南洋商學院副教授 Low Kin Yew
「通過招生面試,我們能夠評估學生在學業成績之外的潛力,以及通過他的熱情看到他對該計劃的適應性。」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Nicholas Vun副教授
「我們在學生中尋找的素質包括學習的動力,沒有傲慢的自信,表達對他們提議的專業的興趣的能力,以及關於NTU如何幫助他們的個人和職業目標的明確想法。願意為社會做出貢獻並擁有個人抱負也是有吸引力的品質。」
——社會科學學院 Rebecca Nichols博士
「傳達你對計劃和整體環境的熱情。當學生將我們所談論的內容與更廣泛的世界問題聯繫起來時,它幾乎總是引起我們的注意。這是一個好兆頭,學生可以讓面試更像是一次談話,而不僅僅是回答問題。」
——亞洲環境學院 Natasha Bhatia博士
「Renaissance Engineering Programme會對候選人進行多次小型面試。通過五到六個面試階段,我們評估學生的創造力、批判性思維、溝通技巧和領導能力。沒有對錯之分。我們只是想了解更多關於你如何思考,如何交流,你的興趣和激情。所以,如果我是你,我就做我自己——冷靜、沉著、充滿自信。」
——復興工程項目主任 Lalit Goel教授

新加坡留學面試方式
目前普遍的面試方式有兩種:
面談和電話面試。
面談
準備兩份履歷表。一份給自己,一份給考官參考。
在弄清楚考官的問題前,千萬不要輕率地作答。
拉近與考官之間的距離。談話時眼睛要直視對方,目光不要飄忽不定,注意對方的表情與反應,適時地微笑與點頭表示自己充分了解他的談話內容。
表現專業。如果你有名片,在握手後遞出你的名片。告訴考官自己名字的正確念法,也可以用英文解釋你的名字的含義,加深印象。
面試過程中,要注意彼此文化的差異性。說話時要保持愉悅的態度。言談有理有據。但切忌開考官的玩笑,以免讓考官覺得受到藐視。
電話面試
準備用於面試的大綱。大綱應當簡明扼要、採用條例方式,讓自己一目了然並能快速組織答案。
問題沒聽清楚,要很有禮貌地請考官重述一次。你可以以長途電話聲音不佳作為第一次沒聽清楚的藉口。實在聽不懂也可以要求考官換種表述方式,但切記不要瞎矇,詞不達意。
語調要輕鬆、自信。聲音顫抖很容易聽出來,也會給考官留下極差的印象。
提前預演面試場景。確保自己的語速、聲音、表達清晰度都是OK的。
回答問題要直接了當,乾脆利落。不要就無聊的話題一直重複,千萬不要讓考官厭煩。
結束後表示感謝,最好是寫封感謝信。

招生官考察方向
留學面試中,考官通常會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察申請人:
申請人能否順利完成學業:
面試時,申請人需要說服考官相信自己能適應新的學習環境,也能順利完成學業。
申請人的性格:
亞洲學生個性較內向且參與課堂活動積極性低。在面試過程中,申請人必須像考官展示自己積極、大方的一面,表明自己集體榮譽感強並且樂意參加課堂活動。
申請人的邏輯推理能力:
考官會仔細審視申請人表達意見時的邏輯和推理能力。他們想知道申請人表達意見時,是否清楚明白、有條理,且具有說服力。
申請人掌握英文的程度:
考官可通過面試判定申請人能否用純熟、自然的英文溝通,從而斷定能否在學校進行正常的學習、生活。
申請人能否對學校做出貢獻:
考官,尤其是「學校的評審委員」,希望招收對於學校能有貢獻的申請人。面試時,申請人應當表明希望自己獨特的專業能力與洞察力能為學校帶來正面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