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境外購物陷阱多,別想著占小便宜

2018年10月22日   •   1萬次閱讀

對每個出境游的人來說,第一站往往都是機場,經過免稅店都忍不住先進去看看,而在最後一站同樣是機場的很多人,除了免稅店繼續買買買,行李託運之前也都會去退稅。

大家都知道,現今退稅方式日趨多樣,但最首先基本的退稅手續便是填寫退稅單。退稅單上,要一一填寫個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住址、護照號碼、個人聯繫方式,還有商品信息,如商品名目、金額,退稅百分比及退稅金額,最後就是退稅形式,其中有現金退稅、銀行卡退稅等。

但你可能不曾想到,在商品選擇、退稅手續、退稅支付等環節上也存在「步步為坑」的現象,警惕一下就能省下不少錢。

1、商品選擇

不少人對退稅、免稅的概念「傻傻分不清」,以至於明明退稅划算的,卻還去了免稅店購買,結果吃了悶虧。免稅划算或退稅划算,還要就具體商品而言,只有了解這個,才能避開商品選擇的第一坑。

退稅退的稅跟免稅免的一樣嗎?

免稅免的是商品的進口關稅,商品的購買價格即是不含稅的價格,購買後直接享受進口關稅的優惠。

退稅退的是增值稅與消費稅,這部分稅率通常不高,但此時的商品售價是包含稅費的,需要購買後走退稅流程才可以享受優惠。

因為旅客不是本國的居民,不能享受稅收用於的福利,所以這部分稅是可以退的。

避坑小提示

由於退稅是固定的,所以如果一件商品適用的退稅稅率低於關稅稅率(如菸酒、化妝品),就可以在免稅店購買;而對於奢侈品這類大家出國要買的商品,由於自身適用的關稅稅率本來就不高,所以還是商場或者專賣店買了再退稅比較划算,而且專賣店的品種也要比免稅店多得多。

2、退稅手續

A.退稅限制 要留心消費的商店是否有特別的退稅限制,比如,退稅手續是離境前90天內辦理有效,但是在一些商場裡必須當天的購物小票一起去開退稅單才行,注意不要因為這個退不了稅喔。

此外,還有一個「可享受退稅的最低限額」的規定需要注意。不同的國家,退稅政策有所不同,多數國家都有此項規定,並不是所有商品都可以退稅,很多人看到TAX FREE就瘋狂掃貨,以為自己賺大了,到了退稅時才欲哭無淚。

避坑小提示

開退稅單時,可以要求店員開具一式三份的退稅單,只有小票是不能退稅的,必須帶著填有你護照信息的退稅單才可以退稅。我們建議還是首先計劃好自己需要購買的東西,儘量選擇在同一個國家,如果有同伴的話,最好結伴購買,這樣既不會超額消費,又可以大家一起享受優惠。

B.退稅物品的登記與檢查

有些旅客先託運,再去辦理退稅手續。可一到了辦理退稅手續的時候,相應的退稅商品已被託運,海關核對不上對應的退稅商品,旅客也只能放棄,除了心疼錢包,還可能耽誤了航班。

避坑小提示

記住要先辦理退稅手續再託運。一定要保證退稅的東西是在你的行李內,即使過了海關安檢,在登機前海關還是可以調出你的行李核對退稅單的,如果有退稅商品核對不上的話是要被罰款的。此外,還要注意,在機場海關蓋章需要退稅的商品不能打開使用。

3、支付方式的選擇

A.現金退稅

大部分人會選擇現金退稅,除了小部分商品可以在市區內購物時就退稅,大多數還是需要在機場辦理退稅。然而,機場排隊時常發生,特別是趕上旺季或者紅眼航班再加上退稅窗口還有營業時間限制,有可能到最後退稅不成,還耽誤了航班。

選擇現金退稅要「有備而來」。要提前準備好資料、零錢兌換等,並且要注意旅遊季,提前到機場辦理。

B.委託退稅服務公司辦理退稅

其實全球大部分商家都會委託退稅服務公司辦理退稅,而大部分退稅公司都會按照一定標準收取手續費,所以遊客實際拿到手退稅金都會打折扣。

C.信用卡退稅

為了節省在機場排隊的時間,也有很多人會選擇信用卡退稅。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單子信息填錯了,退款是肯定收不到了,或者到手金額不對,維權起來更是麻煩。此外,由於稅單的運輸以及處理上全部都是人工,在分揀、運輸過程中難免會發生遺失或者遺漏的情況,再加上工作效率的問題,回國後漫長的等待退稅款到帳同樣是煎熬。

相比現金退稅,信用卡退稅最後能拿到的錢更多,而且不用在機場排長龍等待。但是信用卡退稅需要確保單子填寫無誤,更要有等待退稅款的耐心。

此外,遊客提交的信用卡必須是國際信用卡,比如有VISA、MASTER CARD標誌的信用卡。用國際標準信用卡退稅時,退稅幣種為刷卡時使用的貨幣,轉換成本國貨幣還會產生費用。

總之,以上幾種支付方式都各有利弊,在退稅時,大家最好提前根據自身的計劃進行權衡,以確定支付方式,從而避免無謂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