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看病貴,似乎只對外國人而言,新加坡本地人並不這麼覺得
- 為了應對不斷增加的醫療需求,新加坡政府剛剛宣布了幾十億新幣的補貼和計劃,老中青三代人都能享受
- 新加坡衛生部公布的手術費用標準更新了,做手術住院可作為參考
天價醫療費帳單,在新加坡又出現了!
最近,有網友在社交媒體上爆料,自己疑似只是被魚骨頭卡住了喉嚨,去醫院看了個急診就花了1500多新幣!

來源:小紅書網友@坡巴子
問題來了!一些人說新加坡的醫藥費是可以負擔的......為什麼,在新加坡生活的不同的人,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新加坡,醫療「分層」很明顯
首先需要明確的一點是,新加坡在對待本地居民和外國人上,是有著明顯區別的~其中就包括了醫療。
如果你是外國身份,就無法享受政府津貼,無論看病要多少錢,統統都要自付。

我們可以做個簡單對比,根據新加坡保健集團在官網發布的信息,在其旗下的政府診療所看診,公民的諮詢費只要17.5新,PR也不過35.4新。
但是如果是外國人去看病,諮詢費一次就要78.37新!是公民的4倍之多!

而且,這還只是普通的頭疼腦熱去診所看病,要萬一真的要去醫院做個手術或是住個院,那「天價帳單」可能就分分鐘寄到你家了......
這不,之前就有新加坡人在網上曬圖,說自家女傭懷孕後胎死腹中,送她去醫院檢查做手術住院一套流程下來,一萬多新幣就沒了!

圖源:FB@Complaint Singapore
因為新加坡全島就進行分級診療,小痛小病去附近診所看,實在有大問題才去醫院,所以從費用方面來說,新加坡公民/PR和外國人看病可以這樣選↓
1)如果你是本地公民或PR,選擇政府診療所(Polyclinics)較優惠
優點:看病優惠,如果費用低於10新還能用CPF支付。通過Polyclinics醫生開轉介紹信到公立專科醫院看,還能享受補貼!
缺點:預約等候時間較長,如果不是一早去排隊,可能要等1-2小時
查詢網站:https://polyclinic.singhealth.com.sg/
預約方式:發郵件或打電話諮詢,也可以上網直接預約,但每次看診不一定能選擇到一樣的醫生為自己服務。

2)如果你是外國人,可選全科診所(General Practitioners Clinics)
對於外國人,在綜合診所或私人診所看診費用差不多。既然費用沒有區別,當然還是選環境更好的私人全科診所得了......
優點:相比公立綜合診所,私人全科診所不需要提前預約,可隨約隨去,即使是當天臨時去排隊等候時間較短,醫藥費一般在70新左右。
缺點:有些診所醫生不太負責任,需要仔細辨別。
查詢方式:
https://www.singhealth.com.sg/PatientCare/GP/Pages/Home.aspx

示意圖
新加坡又一堆補貼要來了! 新加坡
眾所周知,新加坡正面臨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因此,民眾對於醫療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中。
為此,政府也在不斷增加對醫療方面的投入,在剛剛過去的財政預算案中,又有 補貼以及更多在醫療資源方面的投入。

1)提高牙科和長期護理的補貼
首先,長期住院護理服務津貼將調高將在明年7月開始實施。
這項新政將津貼調高了最多15%,符合條件的人均家庭收入頂限也將提高到4800新。

另外,政府也會調高樂齡助行基金(Seniors' Mobility and Enabling Fund)所提供的津貼,以協助年長者應付成人紙尿片等居家護理用品價格上漲的情況;津貼涵蓋的用品類別也會增加。
居家看護津貼(Home Caregiving Grant)的頂限也會從目前的400新調高到600新,符合資格的人均家庭收入頂限則調高到4800新。
衛生部長王乙康表示,預計將有超過8萬名年長者從加強版津貼中受惠,他們預計將在未來五年間獲得總額高達21億新元的支持。

圖源:海峽時報
另一項重點津貼項目是牙科治療。
新加坡建國和立國一代、藍色或橙色社保援助計劃(CHAS)卡持有者,今年第四季起接受七種修復性牙科醫療可享有更高津貼。這些牙科服務包括做假牙、牙冠,以及根管治療等。
此外,人們接下來也可動用更多保健儲蓄存款支付門診醫療費用。其中,用於診斷掃描的保健儲蓄提取額頂限,從300新翻倍到600新。

圖源:早報
2)高達87.5%的全科醫生診所藥物補貼
這項大規模補貼同樣也是針對長期慢性病患者。
根據新的Healthier SG慢性病補貼計劃,持有CHAS卡的患者將能夠從他們的全科醫生診所獲得補貼慢性病藥物,價格與綜合診所藥物大致相同,補貼金額最高可達87.5%,且沒有上限。

圖源:mothership
3)更多小學生將被納入保健計劃
除了老年人,衛生部將會把個人化保健護理計劃(Health Plan)擴大至小學四年級和五年級的學生,提高健康意識,養成健康習慣。
另外,衛生部將從今年5月2日起,在所有綜合診療所、全科診所和兒科診所,針對六歲及以下孩童推齣兒童健康行為檢查表。
兒童健康行為檢查表包含四種健康習慣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讓父母在為孩子進行兒童成長發育檢查時,用於識別孩子是否有發育遲緩的風險,從而及早干預。

圖源:Mustsharenews
4)建設新醫院+更多病床
衛生部 (MOH) 表示,已開始規劃在登加建立一所新的綜合性社區醫院,為新加坡西部地區不斷增長的人口提供服務。
該醫院將由新加坡國立大學醫療系統運營,預計將於2030年代初投入使用。
屆時,加上即將在勿洛建成的東部綜合醫院,新加坡將擁有總共13所公立急症醫院和12所社區醫院。

勿洛新醫院效果圖,圖源:海峽時報
此外,衛生部也將在未來五年內增加約2,800張公立急症和社區醫院病床,以擴大公立醫院的容量,應對看診需求。
這將是新加坡醫療保健系統新增的13,600張病床的一部分,政府將花5年時間將它一一落實。

新加坡看病標準費用一覽 新加坡
早在2018年,新加坡衛生部就公布了常見手術程序的費用基準。
這些基準旨在指導新加坡私人醫療保健系統中的外科醫生進行適當的收費,並使患者和付款人能夠做出更明智的決定。
從2023年6月開始,這些基準已經增加到包括幾乎所有的手術。以下是目前10個常見手術的收費標準,大家可以作為參照。
▷ 闌尾手術(帶引流)
外科醫生費用基準:
下限:5900新 上限:9000新
麻醉師費用基準:
下限:1400新 上限:2300新
▷ 痔瘡切除術
外科醫生費用基準:
下限:3000新 上限:3800新
麻醉師費用基準:
下限:700新 上限:1000新
▷ 白內障手術
(晶狀體植入聯合小梁切除術)
外科醫生費用基準:
下限:3000新 上限:4800新
麻醉師費用基準:
不適用

▷ 剖腹產
外科醫生費用基準:
下限:3800新 上限:5400新
麻醉師費用基準:
下限:1200新 上限:2000新
▷ 順產
外科醫生費用基準:
下限:3100新 上限:4500新
麻醉師費用基準:
下限:750新 上限:1000新

▷ 乳房切除術
(部分,腫瘤)
外科醫生費用基準:
下限:6000新 上限:10300新
麻醉師費用基準:
下限:130新 上限:1900新
▷ 男性絕育
外科醫生費用基準:
下限:2000新 上限:3300新
麻醉師費用基準:
不適用
▷ 種牙
外科醫生費用基準:
下限:2000新 上限:4800新
麻醉師費用基準:
未公布

▷ 近視眼雷射手術
外科醫生費用基準:
下限:2200新 上限:3600新
麻醉師費用基準:
不適用
▷ 超聲內鏡(腸)
外科醫生費用基準:
下限:2100新 上限:3600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