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新加坡隨處可見的「日本商店」竟然是廣州的

2020年09月22日   •   5萬次閱讀

名創優品MINISO如今在新加坡可謂隨處可見。每個商業中心裡幾乎都有名創優品的門店,密度比「Daiso大創」這些同類型的品牌高得多。

乾淨整潔的紅白招牌,柔和亮堂的購物大廳,簡單明快的商品風格,總是能吸引不少消費者。

小編身邊就有不少新加坡本地朋友覺得,MINISO裡頭還有挺多性價比挺高的小物件,比起MUJI、Tokyo Hands之類的日本品牌要划算很多。

殊不知,這家走日式簡約風格的店鋪其實來自中國廣州。

MIniso,到底是怎麼在短短几年內披著「日本外衣」席捲包括新加坡在內的海外市場的呢?

01. 新加坡人最喜愛的「日本」品牌?

Miniso名創優品2013年正式成立,2015年就宣布進軍新加坡。登陸之時,便主打自己為「優質、創意、低價」的日本快時尚設計師品牌

首發陣仗很大,三家門店同時在新加坡盛大開業,選址均位於新加坡繁華地段的商場內。又適逢聖誕節,吸引不少消費者慕名而來。

開業典禮伊始,兩位創始人共同擊響太鼓,這個日本的傳統代表性樂器,可以說在細節之處也彰顯著自己是個日本品牌。

典禮上,名創優品聯合創始人及首席設計師三宅順致辭透露,選擇新加坡作為名創優品打開國際市場的又一步,是因為新加坡是亞洲最主要的一大軸心市場,而名創優品已經有在中國內地市場和香港澳門市場的成功經驗和在日本的國際化成功經驗,這將幫助名創優品在拓展新加坡市場的過程中如虎添翼,迅速占領國際市場。

名創優品大中華區總裁及聯合創始人葉國富也表示,新加坡是亞洲零售業的風向標,素有「購物天堂」之稱,消費者對於日用百貨等長尾商品的需求強烈。

葉國富也放出豪言壯語,在小小的新加坡,名創優品要在三年內開設100家門店!以新加坡市場作為整合亞洲區域的窗口,填補亞洲經濟發達區域的銷售空白。

至此,名創優品或者說是「MINISO」在新加坡零售界有了姓名。

緊接著,不到一年的時間,MINISO迅速擴張,門店經營數量已高達20多家。多個新加坡媒體也競相報道這一增長速度迅猛的的零售品牌。

自媒體和網紅們也紛紛推出文章及視頻盤點:《Miniso什麼值得買?》而內容基本都是將MINISO和Daiso, Don Don Donki 並立。

Miniso正式作為日本品牌在新加坡本地異軍突起,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占領了一定的市場份額。

久而久之,在新加坡普通人的眼裡,MINISO已然成為一家日本商店。而且賣的東西還比同時日本商店的MUJI要便宜很多。

現在幾乎在新加坡任何一個大型商場你都能看見名創優品的門店,分布十分密集。其風頭已經蓋過了在新加坡發展多年的平價零售店「Daiso大創」。

不止在新加坡,MINISO在其他發展中的東南亞國家更是「日本瑰寶」一般的存在。

泰國小城素攀武里府距離曼谷100公里,和東京直線相差4500公里。「名創優品(MINISO)」就是素攀武里16歲女孩朗珊通往東京前沿時尚的潘多拉魔盒。

只要打開電腦,在YouTube中輸入「MINISO」,她就能跟著vlog博主在MINISO的店裡逛上一整天。

儘管沒去過一次實體店,她卻對MINISO的產品如數家珍。哪款原子筆性價比高,哪款口紅顏色正,哪款眼影粉不輕易掉,她都過目不忘。

為了成為班裡的弄潮兒,她會將攢下的半個月零花錢和寫著商品編碼的紙條,塞給學校門口文具店的老闆。

每周二老板都會開著他的皮卡,為了一大批像朗珊這樣的時尚女孩,專程去一趟MINISO。他一直都搞不明白那些女生是怎麼知道的這個「日本品牌」。

據悉,名創優品創立至2019年底,已在全球擁有3500多家門店,遍布美國、加拿大、俄羅斯、新加坡、韓國、泰國等80多個國家及地區,年營收過170億。

不過,從中國來的朋友可能就會有疑問了,這名創優品難道不是個國產牌子嗎?怎麼在海外,人們都把它當成是時尚的日本品牌?

02. 薛丁格式「日本血統」

根據名創優品官網介紹,MINISO名創優品是由日本設計師三宅順也和葉國富於2013年在東京共同創辦,三宅順也同時兼任首席設計師。此外,公司官網曾顯示,公司計劃2022年之前實現「在100個國家開1萬家店,營收1000億元」的目標。

然而,在門店快速擴張的同時,名創優品的負面爭議也接踵而來。

首先最飽受爭議的便是名創優品的logo,其設計抄襲優衣庫,經營模式抄襲日本大創,店面風格抄襲無印良品。除了這些之外,名創優品的商品,尤其是店內的彩妝商品,和各大品牌的外觀設計高度相似,但售價卻僅在十幾塊錢左右。

台灣媒體《自由時報》報道評價:

「模仿單一店家或物品的山寨不稀奇,這間店集結優衣庫、無印良品、大創等日本三大連鎖品牌的特色,讓網友不知該吐槽還是誇讚其有創意。

而其「100%日本品質」的標示也非確實,事實上其超過九成產品為中國製造,並非日本製造。

其商業手法亦被稱為「山寨式」打法。

根據中國根據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廣東葆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涉及的法律訴訟共計128條,主要涉及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糾紛、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合同糾紛等。原告方包括原告包括路易威登馬利蒂、屈臣氏、曼秀雷敦、樂扣樂扣等知名企業。

針對名創優品曾被指模仿「無印良品」(MUJI)和優衣庫(UNIQLO),是偽「日本品牌」,而且在東京的店面不多,這種種爭議,其創始人葉富國是怎麼回應的?

葉國富表示,公司的另一名創辦人三宅順也是個日本人。三宅順也是公司產品的總設計師,因此品牌DNA由日本人主導。

三宅順在另一個訪問中也說:「『名創優品』是毋庸置疑的日本品牌,由我與葉國富先生聯合創立。2013年,我在日本領取『名創優品』營業執照,在日本已有四家店鋪。品牌設計師團隊和日本方面事務由我負責,而供應鏈的整合和中國店鋪運營則由聯合創始人葉國富負責。」

然而,日本自由撰稿人福島香織說:「日本人幾乎都不知道有這麼一家國際性百貨品牌。」

不僅品牌沒有聽說過,其廣告與商品包裝上的日文也被日本人吐槽僵直奇怪,甚至看不懂。

而實際上據了解,葉國富背後的老東家正式是曾經遍布中國中小城市的「哎呀呀」——一家中國飾品品牌企業。名創優品最早在中國的門店,很多都是「哎呀呀」店鋪改頭換面而來。

然而,葉國富表示對於名創優品引起的爭議和犯過的錯誤,也進行檢討,並表示會改進。

他說:

「名創優品在中國非常受歡迎,因為這類商品在日本市場上飽和度已經非常高,所以MINISO在日本表現並不如在其他國家地區。

而我們在包裝和文案上犯過一些語言錯誤,加深大家對這個品牌的誤會。對此我們非常抱歉,以後一定在這方面多下功夫。」

03. 名創優品成功的奧秘

看到這裡,所以名創優品為什麼要把自己包裝成日本公司?

這是因為,一直以來,MINISO主攻的都是發展中國家市場。

實際上,發展中國家的消費者對名創優品是哪個國家的品牌並沒有太多意見,他們見證了名創優品從山寨野雞翻身,變成了性價比之王,甚至是網紅打卡勝地。

中國網紅的打卡勝地是三里屯和太古里,而在東南亞一些城市,MINISO就是他們最接近國際化的場合。

隨著MINISO的知名度在東南亞一天天的擴大,人們去逛它的目的,不再只是單純的買東西。

許多受訪者表明,他們之所以進名創優品,僅僅是為了拍照。精美的商品,以及無數的小飾品與毛茸茸的玩具,都是俘獲女孩的武器,加上店裡又大又亮的全身鏡,完全可以滿足他們時刻在社交網絡上分享今日狀態的需求。

最重要的是沒有苦口婆心的導購像媽媽一樣跟著你,也沒有安保在角落用眼睛對你射出冷光。

他們會去任何一家MINISO摸摸看看,到處走走停停。並在遠處服務員鼓勵的微笑下,盡情試用這裡的一切產品,像在遊樂園一樣玩的飛起。

日本產品在快消品市場上一度等同於高品質,等同於有品位,等同於洋氣。

而能用比隔壁日本商店低一倍的價格,買到和隔壁看起來差不多的東西,這個品牌自然就會收穫一大批消費者的芳心。

所以名創優品是怎麼實現這點的?

名創優品在海外市場可謂是把它在國內堅持的「三高三低」產品價值觀發揮到極致。

「三高」是指高顏值、高品質、高效率。「三低」是指低成本、低毛利、低價格。

在印尼雅加達的TAMAN ANGGREK MALL。名創優品客流的火爆直接影響到了該購物中心相同業態門店的生意:專營箱包手機殼小飾品的「KayCollection」和專營廚房用品的「WorldKitchen」即使打出「25%off」甚至「50%off」的牌子,依舊門可羅雀,乏人問津。

1/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