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毫不誇張的說,在新加坡公立教育體系下學習的孩子,人生的第一道分水嶺就是小六離校會考(Primary School Leaving Examination,簡稱PSLE)。小六會考是新加坡精英教育的第一次大規模分流,考生就此分別搭上高鐵和普快。PSLE因為競爭激烈,被稱為「新加坡高考」。
分流途徑
曾有新加坡媒體舉辦過投票,「小六會考」當選為新加坡人最關注的10大議題之一。新加坡國寶級電影人梁智強也以此為題材連拍兩部電影《小孩不笨》、《小孩不笨2》,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一場升學考試為什麼會有這麼高的關注度?因為新加坡教育的精髓——精英制度,在PSLE考試中充分體現。完成華文、英文,科學和數學四門科目的考試後,考生會被分流,進入三個不同等級的中學繼續學習。
直通車計劃
考分前5%的學生進入「直通車計劃」(IP計劃),無需經過O水準考試直接升JC(初級學院),如同坐上直升機,一覽眾山小。但這部分學生畢竟是少數,往往都是成績優秀的「學霸」。

快捷班
約56%的考生會進入快捷課程,學制四年,畢業後需要參加O水準考試,憑成績決定是升入初級學院還是理工學院等,可以理解為進入快車道吧。

普通班
而剩下38%的考生會進入普通課程,學制五年,想上初級學院需要通過兩次考試,成績優異者才能念初級學院。只通過一次考試的人只能上技術學院。
以此類推,雖然新加坡的大學也會面向技術學院招生,但該類學生會面臨考試難度的問題。崇尚精英教育的新加坡通過層層篩選之後,只有30%的學生能進入大學。體制結構更像一把漏斗,學生分流就從PSLE開始。

2019年QS世界大學排名,新加坡高校成績亮眼
迎來改革
該不該在PSLE階段就對學生進行分流,這是新加坡教育界人士多年來一直爭論不休的議題。這個世界恐怕永遠也做不到資源絕對平均,那麼分數也許是最公平的衡量標準。
新加坡教育部經過多年的討論,宣布從2021年起,小六會考將以「八級」的積分等級(Achievement Level,簡稱AL)制,來評估學生學習表現,弱化現在實行的具體分數的比較,給孩子帶來的壓力。AL制共分AL1-AL8,數字最小,成績越好。
Standard級別(難)轉換表如下

Foundation(簡單)級別轉換表如下

按照這個標準,最優秀的學生選擇四個較難級的考試,最好可以只積4分,最差積32分,而一旦選擇了簡單級別的考試,一門課最少也要積6分。
對應的中學入學分數就變成了4-20分進EXPRESS(快捷),23-24分進普通學術,25以上是普通工藝。如下圖:

同分怎麼辦?
現行的積分制度,很容易造成考生同分,按照教育部的規定,校方將根據以下三個條件來分配學額:
國籍(公民>綠卡>家屬准證>留學生)
所選學校的次序
電腦抽籤
如果報讀特選中學,修讀高級華文的學生將有優先權。

從2020年小五學生開始,學校發給小五和小六生的學校考試成績單將呈現學生各科的積分等級,讓學生與家長儘快熟悉新的積分等級制。
教育部將在2021年上半年,提供各所中學以積分等級計算的截分點,幫助家長和學生選中學時做出合理的選擇,這些截分點將根據2020年中學分配活動結果推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