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印度」是新加坡最著名的印度人社區,
這個歷史悠久、喧囂繁華的社區
展現生機勃勃的文化。

多彩歷史
19世紀40年代,歐洲人選擇到這裡居住,主要是為了方便到賽馬場與族人相聚。
後來,牛隻交易業務也逐漸在此生根。由於交易商主要僱傭印度客工協助作業,這也逐漸變成是印度人專營的一個行業。一些相關行業因此開始蓬勃發展,一些回教堂和興都廟也陸續建立起來。
喧囂文化
小印度是新加坡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

沿著實龍崗路(Serangoon Road)和周邊的幾條街道前行,欣賞興都廟、華人寺廟、回教堂和基督教堂和諧並存的特色。
南印度素食、北印度唐杜里燒烤美食、印度煎餅(roti prata,圓形烙餅)和拉茶(馬來語,teh tarik )等本地美食必將令您胃口大開。
24小時營業的慕達發中心(Mustafa Centre)出售各種商品,從電子產品到食品雜貨,琳琅滿目,應有盡有。露天竹腳中心(Tekka Centre)、金鋪和紗麗服飾店各具特點,值得一逛。

這個熙熙攘攘的民族文化小區里,什麼樣的口味都能找到。
與傳統印度餐館和商店毗鄰的,從精緻的法國料理到熱情奔放的西班牙各式塔帕斯小吃 (Tapas) 都有。
循著我們推薦的下列餐館和小吃店,挑戰一下自己的味蕾吧!


道地的印度風味
來到新加坡的小印度民族文化區,您就有機會嘗遍印度豐富多樣的地方菜。
首先去Mustard餐館,這家餐館做的是印度東部和北部的孟加拉(Bengali)和旁遮普(Punjabi)地區菜肴。旁遮普地區口味明顯濃郁且帶黃油味兒,孟加拉菜肴則是火辣卻精細。
其中必嘗的菜品包括chingri maacher malai curry(咖喱椰漿蝦)和amritsari machhi(鷹嘴豆麵糊香炸魚塊)。
再到Jaggi’s Northern Indian Cuisine北印度菜館嘗嘗naan(饢,也稱「南餅」,發酵麵餅)和chapati(印度未發酵烤餅)等其它北印度菜肴。
這些餅一般是搭配黃油雞 (butter chicken) 以及其他美味蘸醬一起吃。

拿不定主意要吃北印度菜還是南印度菜嗎?
那就到阿波羅香蕉葉餐館 (Banana Leaf Apolo) 去吧!這家餐館非常受歡迎,北印度菜和南印度菜都有,而且正如餐館名稱所指,食物是盛在香蕉葉上端上桌的,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必嘗招牌菜包括餐館著名的咖喱魚頭(fish head curry)、 chicken masala(馬薩拉雞,酸奶香辣汁燜雞)和tandoori chicken(印度烤雞)。


世界各地美食之旅
除了小印度道地的印度餐廳外,也有各種國際菜肴任您挑選。
在這塊印度飛地中提供法式美食的Breton已成為實龍崗路的一道獨特景觀。
法國大廚Xavier Le Henaff為顧客奉上經典法式菜肴,例如腹肉牛排、清煮蛋配蛋黃醬和Facon Michel Peignaud(烤鴿子)。
用完餐後再享用一份甜點,熱巧克力醬冰淇淋泡芙以及配以焦糖蘋果、酸奶和香草冰淇淋的布列塔尼泡芙。

CreatureS是這條街上「新式」料理(「新加坡現代」 美食)運動的先驅。
供應味噌鱈魚、飯糰等不同尋常的美食,主打將傳統馬來式沙拉製作為日式飯糰,搭配烤箱烤制的味噌鱈魚。
若想品嘗更為傳統的美食,這間受土生華人文化所影響的餐廳也供應娘惹滷肉babi pongteh(豆瓣醬燉肉)和黑果燜雞ayam buah keluak(東南亞土生黑果燜煮雞肉)。

夜貓子想吃夜宵,建議去鄧洛普街(Dunlop Street)的Tipsy Bar 小吃吧。
在這家小吃吧,每點一份飲品附送一份tapas(西班牙塔帕斯餐前小吃)送酒小食。很適合結伴旅遊的好友,在小印度的光影聲色中玩了一整天后,可以到這家館子舒適的屋頂天台上放鬆暢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