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真的有黑社會嘛?
有粉絲問老獅
新加坡安全嘛
2010年10月30日,一位共和理工學院的學生在Downtown East被砍死,後來又出現集體砍人事件。
一直以來,大家對新加坡的印象都是治安良好,很難想到會連續發生惡性罪案。
新加坡警方說新加坡已經沒有私會黨,這些對社區治安造成威脅的不良分子,充其量只能稱為「街頭黨」。

警方解釋,現在的街頭黨組織鬆散,有別於上世紀五十到七十年代活躍的傳統華人私會黨,街頭黨並未有組織性地參與可從中牟取利益的非法活動。
許多街頭黨雖沿用傳統私會黨堂號,以博取同黨間的認同,但實際上與昔日的私會黨沒有關聯。
街頭黨的活動並無明確目標,黨員常在娛樂場所消磨時間,為一點芝麻小事而鬧事。

加入街頭黨的青少年不像當年的華人私會黨,而是來自各族群。
這些青少年街頭黨年紀輕輕,多來自破碎家庭或因為在家裡缺乏父母關懷,心理失衡,找尋同黨的肯定。
他們需要的是一個有愛有希望的生活環境,好好學習與人溝通的方式。
言猶在耳,2011年2月26日,私會黨「108海陸山」總舵主在新山遭毒打斃命,警方在出殯時押走了九個「兄弟」。

不論是早期有組織性的華人私會黨還是近期各族烏合之眾湊成的街頭黨,只是換一個形式出現,本質都離不開對社區安全的威脅。
在輿論壓力下,警方大力掃蕩街頭黨,並援引刑事法令中的「第55條」(Section 55)臨時條款,無限期拘留至少6人。
在1950與1960年代的新加坡,私會黨主要有「24」和「08」兩大派系,過後派系增生,多達300多個,包括「18」、「32」、「108」、「洪順堂」 、「紅軍」、「小義和」、「鳳凰山」、「北海堂」等;

08與24私會黨衝突
一名黨員陳屍在牛車水南天酒樓前的新橋路上
據前私會黨徒說,「洪順堂」的名聲最響,在道上是比較「正派」的黑社會。
私會黨經常為了爭奪地盤而格鬥,血腥殘暴,所使用的武器林林總總,巴冷刀、匕首、菜刀、木棍、硫酸、鏈條都很常見,談判破裂時敲破的啤酒瓶也可以猛捅對方致命。

私會黨入黨禮
當時每年的毆鬥案多達400起。
在河水山、紅山、亞歷山大與合樂路一帶,幾乎每天都有毆鬥案,甚至涉及多起謀殺案。

08私會黨員出殯時
在Bukit Timah六英里被24私會黨攻擊。
由於私會黨勢力龐大,市民不敢出面指證,警方只能使用社團法令第55節,以私會黨屬於非法社團為由,逮捕私會黨徒並不准他們保釋。

19歲德士司機牽連在24和08的派系鬥爭
在Kembangan被砍死
後來私會黨越來越猖獗,對社會構成嚴重威脅,新加坡立法議院在1958年8月13日通過了刑事法(臨時條款)修正法案,授權警方不需拘捕狀也可逮捕及扣留私會黨徒。

1959 年人民行動黨上台執政,把解決私會黨問題當作重要任務,治安當局宣布讓私會黨徒有個自新的機會。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
從1959年10月19日到11月3日的16天內,讓願意改過自新的私會黨徒前去勞工與律政部自首。
警方不拘留這些洗心革面的黨徒,還為他們安排工作,提供出路。
結果有818名私會黨徒自首。
寬限期一過,警方馬上展開全島大掃蕩,逮捕了40多名私會黨頭目,將私會黨的氣焰打壓下去。

到了1970年代末,新加坡的私會黨支離破碎時,與洪門有關的代號三八二十一還是十分猖獗。
還記得1970年代福南街頭街尾兩幫人馬相約談判,巴冷刀藏在溝渠里,還事先通知街坊晚上九點過後躲在家裡,免得遭受池魚之殃。
1980年代初,我常光顧的牛車水戲院街(Smith Street)琓魚攤的攤主被殘餘的私會黨徒捅了數刀,刀刀致命。
據說攤主是小販商聯會的主席,也許個性過於耿直,得罪了一些攤販,結下仇家,性命保不過中年。

私會黨的黨徽
早年有一支橫行新馬的私會黨,跟中國反清復明的義士所組成的天地會關係密切。
天地會、三合會、洪門都屬於同一組織,因為環境或地域不同,才使用了不同的名稱。
義士們對內稱洪門(代號三八二十一,剛好湊成一個洪字),天地會是福建台灣一帶的稱呼,到了兩廣和港澳,則稱為三合會。
天地會來到南洋各地,最初也稱三合會,後來為了適應殖民地的法令,才改稱為義興公司(Ghee Hin Kongsi)。

三八二十一,剛好湊成一個洪字
義興(檳城:1799年,新加坡:1825年,柔佛:1844年)和海山(1823年)是馬來亞組織最龐大的私會黨,成立於檳城,馬六甲和新加坡三個海峽殖民地,之後散布到各個馬來土邦。

義興公司會員證書
成立初期屬於地緣性的同鄉互助福利團體,後來才演變成互相爭鬥的幫派組織。
這些私會黨分作四個、八個或十二個主要幹部,然後分成許多支派,每個幹部及每個支派,都有一位頭目管理,會員稱領袖為大哥。

義興公司會員證書
「義興公司」的組織有白扇、先生以及草鞋等幾個等級。
白扇在組織里的地位最高,主持開壇儀式。
海山派客家私會黨屬於天合會(也許是取自天地會與三合會),在新加坡的總部設在海山街(Upper Cross Street),打著「海山公司」(Hai San Kongsi) 四個大字招牌。
當時還有其他的大型私會黨包括福建幫義福、客家幫洪家等,幫派間的利益衝突與暴力械鬥,就這樣延續兩個世紀。
SO
你來告訴我,新加坡亂嘛?
此文章來自:discoverys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