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今年春節期間最火的,除了「龍」,應該就是蘋果的Vision Pro了!

當地時間2月2日,蘋果Vision Pro正式在美國上市。但美國以外的上市時間,蘋果並沒有官宣,這讓很多對這一最新科技翹首以盼的粉絲,只能在網上看嘗鮮者的測評體驗。
按照蘋果的說法,Vision Pro並不叫蘋果眼鏡,而是首個空間計算設備,將虛擬融入到現實中。那麼,它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呢?
2月9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增強與虛擬現實中心副主任蔡奕漁教授「搶鮮」試戴了Vision Pro,並接受新加坡眼獨家訪問,提供了最新的測試體驗報告。

(蔡教授測試Vision Pro)
南洋理工大學增強與虛擬現實中心專注於VR、AR 和MR 的基礎研究,也結合人工智慧、機器人等技術解決與新加坡的民生問題關聯的智慧教育、智能醫療和數字孿生元宇宙建築等應用。
蔡教授認為,蘋果這款精心製作的產品,整體體驗還是挺不錯的。從渲染效果、手勢識別、透視效果、眼手校正、佩戴體驗、產品價格等幾個方面,蔡教授談了他的感受:
1. 眼睛一亮感覺的是其渲染的效果,大概有600多萬像素,處理多邊形的數量顯然不低,從航空發動機到心臟結構,實時互動視覺體驗有點驚艷,可以與中高端電腦產生的效果比美。
2. 手勢識別相當方便,與早期Leap Motion 傳感器類似,卻不用一直把手抬得高高的、生怕傳感器看不到;Vision Pro 的手勢識別是全方位的,據說它內設5個傳感器、12個攝像頭、6個麥克風。
3. 透視效果不如期待的,但用戶普通走走看看做點比如基於位置的增強現實交互等等是夠了,個人覺得也不必太過強調一定要看清楚使用者眼睛與臉部表情,畢竟不是Hololens那樣的透明眼鏡設計,重點還是要放在使用者本身的需要。
4. 開始時需要花點時間做包括眼和手的校正,為之後的手眼協調各種操作做準備。或許以後人手一台,近視散光、人工智慧都能考慮進去。
5. 重量450克,不算太輕、也不算太重,最好躺在沙發上沉浸觀看已經通過APPLE TV整合在一起的蘋果生態系統里的電影,應該不錯(可惜不是立體電影);怪不得要攜帶能續航2.5小時、350克重的充電寶(還好沒有內置進頭盔);加一根連接電線,多數人應該能夠接受吧?
6. 價格6K刀新幣,高配就可能差不少。
7. 另外,Vision Pro 標榜「空間計算」,這個後面可能是一盤更大的棋?還有重建、算力、耗電等課題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
新加坡眼也了解到,蘋果 Vision Pro 最早將於 4 月在中國區發售,「最晚時間不晚於 5 月」,新加坡上市時間估計不會晚於中國。
你期待了嗎?是捂緊你的錢包,還是擁抱新科技,期待Vision Pro為我們的工作、學習、娛樂帶來震撼人心的新體驗?!
NTU丨來源
NTU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