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部(MOE)最近研發了一個新的教材,《ABLE教學大家行》,為小學中文教師提供幫助,幫助學生加強口語和閱讀寫作能力。

《ABLE教學大家行》整合了針對母語支援計劃(MTSP)中文學生的教學策略、案例研究、課堂活動和多模式學習材料,專門為教師量身打造。
《ABLE教學大家行》是由教育工作者為教育工作者開發的,是對教學實踐進行觀察和試驗五年多的成果,以最好地支持需要額外支援學習中文的小學生。
教學資源於2023年4月6日由教育部兼人力部政務部長顏曉芳在探訪勇毅小學時推出,來自110多所小學的300多名中文教師觀摩了資源如何用於教授MTSP學生的現場示範課程。
根據教育部去年進行的一項調查,超過2600名學生中,90%以上的中文學生喜歡他們中文課堂上的學習活動。超過80%表示對學好中文有信心,超過70%的學生在參加計劃後覺得自己的中文能力有所提高。

MTSP於2019年推出,旨在幫助三年級和四年級學生建立母語語言的堅實基礎,並增強他們終身學習語言的興趣和信心。自推出以來,MTSP已經支持了超過16,000名學生,其中包括9,000名中文學生。目前已經有700多名中文教師接受了MTSP的培訓。
新加坡雙語教育的優勢
不少家長在孩子留學新加坡之前都會有所擔憂:如果孩子來新加坡留學,開始的時候英文不好,聽不懂課,是不是需要先找中國的英語老師教學比較好?

關於是不是該讓中國英語老師先教孩子?我們覺得首先必須得回歸到預科課程和考試的初心以及目的。我們就拿AEIS來和大家詳細談談,因為這是大家比較想要了解的。
以前進入新加坡政府中小學,要求較低以及政策不嚴厲,再到如今的AEIS/S-AEIS成為外國學生進入政府中小學的唯一途徑,背後可是有著新加坡教育部特別的用心。
在多渠道入學的那些年,很多留學生通過要求比較低的渠道進入到了新加坡政府學校,然後卻跟不上課,導致不少學生退學或者無法順利畢業、升學、這也是新加坡教育部「整頓」政府學校入學途徑的主要原因。
新加坡AEIS考試確實不好考,但是極其重要,因為這是一個確保留學生英語能夠達標,能夠跟得上政府學校課程的一個基本保障。
新加坡的雙語教育
新加坡教育部規定,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及必修科目,除此之外,學生必須選修其所屬族群的母語課程。
新加坡語言政策是多元主義的,學校教育需要選擇兩種語言,一種共同語言,另一種就是母語。
新加坡人從小開始就必須接觸兩種語言,最為可貴的是,新加坡人同時具有幾種不同的語言環境。

新加坡的雙語教育,也會根據當地的環境不斷改革 ,新加坡也一直力求「標準華語」、「標準英語」,並使語言學習更加精緻化,和國際接軌,以促進經濟發展。並加強他們今後在全球化環境里的國際競爭優勢。
也可以讓學生理解並欣賞本族本身的文化遺產,為學生奠定穩固的語文基礎,促進與文化語言背景各異的人的交流。
英語既然對一個國家能夠有那麼大的推動力,對一個人來說,更是會使得他獲得更多的機會。
在種雙語教育的教育體系下,使得新加坡學生更為多元化, 他們在每次的國際學生評估(PISA)測試中表現突出。
在工作場所,熟練掌握英語是一項基本技能。無論從事的工作或所處的行業如何,擁有健全而自信的語言水平都是一種資產。
家長該怎麼做
新加坡的雙語教育全球領先,但雙語教育指的是除了英語以外,學生們必須牢固地掌握好第二語言,而不是在課堂上用兩種語言授課。
對此,新加坡老師給出的建議是,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儘可能使用母語交流,小一點的孩子可以和父母一起閱讀英文書籍,但在解釋圖片,故事的時候,使用母語。
增強曝光率之後,孩子會逐漸適應生活中有母語的存在。他們也會逐漸適應使用母語,並在英語與母語之間靈活轉換,一個好的開始就是讓他們的生活中響起「母語的聲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