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小一報名進入第一階段,有兄弟姐妹在報名小學就讀的孩童可申請入學,這個階段的報名昨天結束。
報名名額
小一報名第一階段首日,有七所小學的過半學額已滿。

根據教育部網站截至前晚的數據,學額剩下少過一半的學校是工商小學、勵眾小學(Horizon Primary)、擎青學校(Kheng Cheng School)、樂賽學校、淡馬錫小學、南洋小學和培華長老會小學。
工商小學有210個學額,108人已申請;
勵眾小學有240個學額,138人已申請;
擎青學校有240個學額,125人已申請;
樂賽學校有270個學額,144人已申請;
淡馬錫小學有200個學額,108人已申請;
南洋小學有390個學額,209人已申請;
培華長老會小學有224個學額,113人已申請。
去年,有19所小學在第一階段報名結束時過半學額已滿。較去年相比今年情況還算不錯。
接下來就是7月7日開始的2A階段,第一階段是有正在就讀兄姐的孩子入學,二階段開始輪到家長兄姐與學校相關的孩子報名入學。
今年有181所小學開放報名,各校會預留40個學額給後期的2B和2C階段,所以後兩個階段競爭壓力不小但不至於沒有名額,家長們可以安心等待。
學校推薦
在新加坡的教育體系中有一種特殊的選拔,就是小學三年級的高才班選拔(Gifted Education Programme簡稱GEP)有人也叫做天才班,進入高才班的學生大約是新加坡頂尖的1%的學生。
下面幾所學校雖然沒有明確排名,但算是教育部官方變相認證的最好的小學了。
01 英華小學
英華小學Anglo-Chinese School是新加坡規模最大的小學之一。早在1886年,威廉·奧爾德姆會督就創辦了英華中學。
1961年,英華小學正式成為一所完整的小學。
學校位於巴克路50號。英華小學信奉「整體大於部分之和」的格言,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將學生培養成智育、體育、群育和靈性健全的人才。

現在的英華校群ACS總共有6所學校:
ACS Junior 英華經禧(小學),
ACS Primary 英華小學(小學),
ACS Barker Road英華巴克路(小學和初中,校內有ACS Oldham Hall奧登堂學生公寓),
ACJC英華初院(Anglo-Chinese Junior College,相當於國內的高中),
ACS International英華國際(初中和高中),
ACS Independent英華自主(初中和高中,包括ACS(I) Boarding School)。
02 公教小學
新加坡公教中學分為小學部與中學部,目前共有約3000名學生,分別是小學部約1,600名學生,中學部約1,400名學生。
公教中學是一所天主教學校,校方教育學生以「愛」為動力,以在未來成為具有高尚情操、堅韌不拔的品格,同時熱愛生活、熱愛學習,且願為大眾服務的領袖、雙語學者與彬彬君子。

從2013年起,公教中學、聖尼古拉斯女子學校、中華女子學校及諾雅初級學院推出了個聯合計劃——四校的直通車課程(IP)。
讓成績優異的學生參加該課程項目,到諾雅初級學院完成5&6年級的大學先修教育後,跳過O-Level考試,直接考A-Level考試。
03 恆力小學
恆力小學於1977年4月7日正式成立,最初由來自其他學校的287位學生和13位老師組成。
學校位於荷蘭林路1號。四十多年來,學校秉承「誠實表現,以服務為榮(Honesty in Performance, Pride in Service)」的校訓,向社會輸送德才兼備的領導型人才。

恆力小學的人才發展框架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課程,旨在從認知、審美、身體和領導力四個方面培養學生。恆力小學的老師致力於將每個兒童培養為多才多藝、全面發展的個體。
恆力小學的生活教育項目又名「為生活而運動」。該項目將配合學校的願景和使命,注重開發學生的身體潛能和領導才能。
該項目旨在強化學校「尊重、誠實、關懷和卓越」的價值觀,以奧林匹克價值為指導培養學生的運動員精神,通過體驗式學習循環模式培養學生對於體育運動的熱情,培養優秀的運動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