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綠卡為什麼這麼難拿

2019年09月03日   •   2萬次閱讀

(2007-2017年新加坡獲批公民和綠卡的人數簡報)

新加坡的移民政策從根本上來說,是由每一張手握選票的公民來決定的。而公民的整體素質,來過新加坡的人是有目共睹的。

所以,即使歷年來的生育率還不夠理想,新加坡政府也不會放開移民政策來應對人口負增長的壓力。雖然新加坡政府一直需要加強其人力資源以實現持續的經濟增長,但吸引優質的新移民,對新加坡具有更重要的戰略意義,重質不重量的移民政策才是新加坡得以穩定發展的長久之計。

▌3.投資移民的門檻

新加坡並不缺少申請人,也並不只看重申請人的經濟實力。對很多習慣「給錢就能移民」的人來說,拿新加坡綠卡難度無疑是始料不及的。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曾在2004年推出針對於全球高資產群體的投資移民政策——金融投資者計劃(FIS),該計劃曾經是新加坡投資移民首選項目。申請人只需提供超過2000萬新幣的個人名下資產證明,以及將至少1000萬新幣的投資交由設立在新加坡並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核准的金融機構進行託管(其中200萬可用於投資),就可以申請綠卡。

但在2012年4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取消了這個政策,開始更加注重對申請人商業背景的要求。

同期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推出的是全球商業投資者計劃(GIP),投資額從100萬新幣(2005年),增加至150萬新幣(2009年),直至現在的250萬新幣(2011年),還要求申請人具備的條件有:上市公司高管或在創業公司持股30%以上,且公司最近3年的年均營業額必須達到至少5000萬新幣(2.5億人民幣)。GIP是在FIS之後新加坡主要的投資移民通道。

如果是一般的移民國家,1250萬人民幣的投資額加上經商背景,基本是可以穩拿綠卡的,但在新加坡卻還有附加的面試要求。被拒的「鳳毛麟角」苦不堪言,無處話淒涼。但心中對新加坡還是念念不忘,這就是新加坡的魅力,不在於大小,是實力打造的魅力!

在GIP目前的兩種方案中,雖然對申請人的學歷、背景要求一樣,投資金額也一樣,但方案A(投資商業實體)能為新加坡帶來實質性的本地就業,也讓投資人覺得比方案B(投資基金)更能把控風險,因此更受新加坡政府認可。近兩年,通過方案A提交的綠卡申請批覆成功率遠高於方案B。

大部分能滿足GIP計劃要求的投資人或企業家,年齡都在45歲以上,經商經驗的豐富(才)、與之相輔相成的實力(財),是成功獲批綠卡的重要原因。

由於在新加坡有65%的本地就業機會都是由中小企業提供的,所以在2012年之後,新加坡政府就開始鼓勵更多外來的年輕企業家成立中小企業。為了吸引更多在中國有成功創業經驗和投資背景的企業家和投資人,新加坡政府提供了相較於GIP的申請條件更靈活的移民通道——創業投資移民(EntrePass)。

適合創業投資移民的企業家無論是個人還是家庭都更有發展潛力,如果更有意願融入新加坡,那將是新加坡求之不得的,尤其是有兩個及以上適齡兒童的高凈值家庭。第一代新移民為新加坡解決了本地就業的民生大事,那麼留住下一代,並為之提供稀缺的政府教育資源,便是新加坡政府要考慮的結果,綠卡申請獲批便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從這一系列投資移民政策的變化中,我們可以看出新加坡政府吸引新移民的主要目的是:讓更多投資人和企業家轉向可以在商業領域為新加坡創造更大的價值,特別是能提供就業機會的GIP計劃中的方案A和創業投資移民(EntrePass)。

▌4.綠卡批覆標準不透明

不知道是不是新加坡的精英政府深諳大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思維模式,新加坡政府批覆綠卡的條件或要求是絕密檔案,誰也不知道。除了多年研究政府移民政策變化趨勢的專業機構,一般人也僅是聽說誰「又被拒了......」,聽說誰「居然批啦?!」。不問原因已經是習以為常。

從海外有我歷年客戶的綠卡批覆結果來看,新加坡在審批時,主要考慮以下幾方面:

申請者的年齡

經商經驗或投資人背景

對新加坡經濟的貢獻

是否有意願融入本地生活

......等等。

按照森騰國際的申請經驗來看,遞交申請時雖然沒有明確條件和要求,但新加坡政府對申請人的期望和趨勢還是可以把握的。一旦森騰國際的資深顧問團隊了解了申請人各方面的資質,就能評估出是否有可行性移民方案,直至為成功獲批綠卡保駕護航。

▌5.難度高眾所周知,很多人躊躇不前

基於「綠卡難拿」的傳說由來已久,很多人會對移民新加坡的難度過分解讀,一小部分投資人和企業家對新加坡綠卡望而卻步。其實只有知已知彼,才能做出是知難而退還是迎難而上的判斷。如果您已經鍾情於新加坡,歡迎您直接聯繫我們,免費評估有沒有移民新加坡的可行性方案。